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十九大時光:億萬目光 聚焦這一刻
2017-10-19 14:47: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①:黨員群眾參觀上海中共一大會址。記者屠知力攝

  圖②:北京豐臺區鄭福來老人在社區會議室同大伙一起收看十九大開幕直播。記者賀勇攝

  圖③:河北崇禮群眾走上街頭慶祝十九大勝利召開。施佳生攝

  圖④:貴州西江苗族同胞收看十九大開幕直播。李雪攝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回望來時的每一步,展望眼前的康莊路,人們堅信,跟著中國共產黨,所有夢想都成真!

  新時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透過十九大報告,人們看到:這個黨,既成熟叡智,又青春勃發;這個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讓人民永遠心向黨擁護黨熱愛黨;這個黨,帶領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是萬眾矚目的一刻,也是注定載入歷史的時刻。10月18日上午9時,無數中國人守在電視機前,或者盯著手機屏幕,等候十九大開幕。習近平同志的話語堅定自信、鏗鏘有力,十九大報告擘畫宏偉藍圖催人奮進。會場內不時爆發陣陣熱烈掌聲,會場外收聽收看的人熱血上湧,熱淚盈眶……

  ——編者

  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參觀者

  重溫初心再出發

  18日上午9時,中國正式進入『十九大時間』。此刻,上海,紅旗高揚在湛藍天空,梧桐掩映處,一座小巧的石庫門民居——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正開門迎接參觀者。

  臺胞陳珺一早就等在了門前。今天是她特意選擇的參觀日子,『覺得特別有意義,這些年是共產黨領導國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一大到十九大、從石庫門到天安門——96年前,來自全國各地的13名黨員代表匯聚在這裡,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從這裡誕生,中國共產黨人從這裡出征。

  鄧其華父子都是黨員,兩人相攜,在紀念館內細細瀏覽。父親有著45年黨齡,頭發已經花白,但脊梁始終挺直。老人嚴肅地說:『在這裡,我們能夠感受到我們黨當年創建時的艱難。歷史仿佛還在眼前,今天召開的十九大,將帶領我們踏上新的征程。』

  從一大召開時全國50多名黨員到今天的8900多萬名黨員,1921年的這盞燈光,照亮了中國共產黨前行的征程,燈光裡閃耀的是共產黨人的信仰執著、矢志不渝。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人民大會堂裡話語鏗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紀念館裡,參觀者許昌夏在電子留言簿上一筆一畫寫道,『只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纔能實現中國夢。』(記者曹玲娟)

  北京開國大典親歷者鄭福來

  新時代強音激蕩人心

  18日早上6時,86歲的鄭福來就起床了。穿上中山裝、戴好黨徽,他早早地趕到了社區會議室,等待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電視直播。雖退休多年,但鄭福來從未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每一次黨課學習、黨員活動都有他的身影。

  莊嚴的國歌旋律響起,鄭福來和大家也跟著唱起來……

  鄭福來現居北京豐臺區宛平城社區,6歲時,經歷盧溝橋事變;18歲時,參加開國大典。後來,鄭福來當起義務講解員,把盧溝橋的文化、抗戰歷史講給中外游客。

  說起解放前的生活,鄭老悲憤不已。『人民吃不飽穿不暖,受奴役、受剝削,可以說是趴著、跪著生活!』

  1949年10月1日下午,鄭福來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歷史時刻,當時感覺身上的血都沸騰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聽著電視裡習近平同志鏗鏘有力的話語,這些年來的變化一一浮現在鄭福來眼前。『咱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日子紅火了,連老外都羡慕,腰杆硬氣多了。』說到激動處,鄭福來眼角溢出淚花。當年去參加開國大典,鄭福來坐的是慢吞吞還顛得難受的貨車,現在快捷、安全的高鐵已經走出國門。

  『報告提出要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有中國共產黨這個主心骨的堅強領導,這個目標一定能實現。』鄭福來一臉堅定。(記者賀勇)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十九大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