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海內外青年聆聽黨的十九大報告
2017-10-19 10:42:54 來源:中青在線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營區大帳篷的電視機前,100餘名中國第16批赴黎巴嫩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官兵,正焦急而興奮地等待著。此刻,當地時間10月18日凌晨3時50分,帳篷外滿天繁星,再過10分鍾,7000公裡之外的北京即將舉行中共十九大開幕會。

  身在海外戰亂地區,維和官兵深知,並非全世界都如中國一樣高速發展。他們最大的感觸是中國影響力越來越大了:不管到哪裡,常有外軍和當地民眾主動用『你好』『謝謝』等漢語打招呼,很多人還了解『中國夢』和『一帶一路』的說法。

  這些細節,在人民大會堂裡,則印證了十九大報告對中國發展的精准定位:『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並且,改革開放以來,黨、國家、人民、軍隊、中華民族的面貌,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寄予厚望。他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對於夢想的接力,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的於士濤頗有感觸。1962年,369名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年輕人,從18個省份聚集於此,拉開沙地造林的序幕。80後畢業生於士濤也在2005年來到了這個184平方千米的林場,成為第三代護林人。

  55年艱辛傳承之後,荒原逐漸變成林海。2017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的事跡作出重要指示,並把塞罕壩精神提煉為『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

  今天上午,林場200多名職工集體收看了十九大開幕會。『(我)讀出了振奮。』已是林場千層板林場場長的於士濤發現,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重申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備受重視。於士濤說,林場人的中國夢是綠色的,應該『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用勤勞的雙手實現』。

  在東南沿海,福建石獅青商會理事施明曉,也感受到了『青年接力』的意味。石獅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代管的縣級市,石獅人施明曉見證著它的發展:多年以來,道路更寬闊,城市更漂亮,商業氛圍也越來越濃了,『報告37次提到「新時代」,這讓我看到了未來5年更強盛的祖國』。

  接力棒傳到了這位年輕的閩商手上。從事服裝行業的施明曉直言,他要為中國從服裝大國向服裝強國轉變而努力,立足『一帶一路』倡議,把產品銷售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使『MADE IN CHINA』成為讓客戶贊不絕口的代名詞。

  青年的力量,也被擺到備受關注的位置。多名受訪者注意到,十九大報告強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進而斷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22歲的王晴感到要『抓住機遇,積極行動』。今年她入職雄安新區公務員的時候,雄安新區『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定位已傳遍中外,研究者正探索如何讓新區疏解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的優化開發新模式。當聽到報告『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雄安新區』的表述時,王晴突然有一種歷史使命感,『(我要)紮紮實實把工作做好,以實際行動為新區建設貢獻力量』。

  太原高新金控股權服務有限中心項目經理李中楨,則希望投身於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建設。這是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的一次嘗試,31歲的李中楨平常負責幫助示范區中小微企業規范發展,並對接區域股權市場,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他說,他要學習十九大報告精神,將其轉化為指導工作的思路。

  『我也要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勇於創新,取得更大成績,趟出一條航母裝備革新之路。』在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上,航空部門艦面設備區隊長二級軍士長翟國成,不由得拿出了他的3本國家專利證書。不久前,遼寧艦剛結束了上一輪訓練,有評論稱『中國對航母的保養和維護能力已達世界一流水平』。

  孟紅的心願更簡單一些。她服務於濟南水務集團『小白熱線』,在這個全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供水客戶服務中心,她聽報告時感到了祖國的進步,並希望自己能繼續傾聽市民用水的訴求,解決群眾的身邊難題。

  不少年輕人也發現,『全黨要關心和愛護青年,為他們實現出彩人生搭建舞臺』,這是報告對青年作出的另一承諾。

  在新疆石河子大學阿拉伯語專業大四學生麥麥提艾薩·麥合菩則看來,近年來國家不斷提高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經濟發展水平,加強培養少數民族乾部,令人激動。在自己的家鄉和田地區於田縣,學生可接受15年免費教育,『我個人也是免費疆內初中班、內地高中班的受益者,每年回家鄉都發現住房、道路、鄉村面貌大變樣』。

  3小時20分鍾逐漸過去,報告漸入尾聲。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希望他們『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即使是在西沙群島晉卿島,漁民也見證了這次走進新時代的報告。簡陋的會議室只有一臺小電視機,那是警務室官兵提前檢修的。有漁民感慨,『(祖國強大)讓我們南海作業的漁民更有底氣了!』

  沒有橫幅,沒有像樣的會場,但當習總書記講到民生、教育、醫療、住房等與年輕人息息相關的問題時,漁民還是不約而同地拍手叫好。窗外,鮮艷的五星紅旗正在這個南疆海島迎風飄揚。

  (參與采訪人員: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樊江濤王雪迎林智仁胡志中通訊員朱洪園董永康楊成嚴何金胡思佳朱晨鵬王垚)

  本報北京10月18日電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十九大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