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十九大時光】多位中科院院士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寄語中國科技再創新輝煌
2017-10-18 12:02:54 來源:國際在線  作者:魏宇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復興號列車模型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魏宇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正在北京舉行。17日,多位中科院院士前來參觀展覽。他們表示十八大以來這五年,中國科技創新成果『井噴式』發展,希望之後能繼續保持勢頭,創造出更多的科技領跑成果。

  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世界上下潛深度最大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以及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近年來一系列科技成果紛紛亮相此次『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果展,集中展示中國科技創新實力。17號當天,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主席、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參觀展覽後表示:『我覺得十八大以來這五年,中國科技創新的成果出現『井噴』的態勢。最近還有幾個比如暗物質、「悟空」衛星,還有16日的引力波探測、慧眼衛星等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切科技成果的取得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創新自信。我們也希望十九大之後取得更多的科技成果,讓我們科技成果從跟蹤、並行、領跑的過程中,有更多領跑的成果。』

  南海赤瓜燈塔模型

  『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共設置10個主題展區與一個特色體驗展區,全面展示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就,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新理念以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發生的新變化。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周忠和觀看完展覽後也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過去幾年國家在科技投入方面不遺餘力:『我覺得一方面我們國家科技研發投入(速度)很快。這個速度特別是過去幾年我們GDP增長不是那麼很快的情況下仍然維持甚至是增加科技投入,這個難能可貴。我們實際上基礎(科研)的投入還是相當好。』

  周忠和同時表示,眾多的科技成果展示無疑讓國人更加自信,而自信的同時也仍然需要時刻自省,只有這樣纔能更好地讓科技成果落地,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他說:『展覽濃縮了過去五年中國科技界取得的輝煌成就,全國人民都應該找到一份自信。在技術前沿領域,中國科技工作者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另一方面,我們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為生產力,在為經濟轉型、為廣大百姓服務方面做出了很好貢獻。第二為什麼自省,展覽是成果的縮影,但我們也應當看到和世界最發達的國家有差距。只有找准自己和世界最強(國家間)差距我們纔有更好進步的動力和空間。』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18號在北京召開。10月17日,『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參觀人數創下展覽開幕以來的最高紀錄,全天參觀人數36000人,累計參觀人數已經超過60萬人。

  世界下潛深度最大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模型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等一行人參觀中國天眼模型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十九大時光

【專欄】十九大時光

【專欄】喜迎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