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前進,向著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寫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際
2017-10-18 09:40:43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只爭朝夕——把握發展大勢,緊扣時代脈搏,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俯矙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2017年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王天聰攝

  10月17日,恰巧是中國第四個『扶貧日』。

  幾天前,一部講述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打響脫貧攻堅戰故事的電影在全國上映。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用了3年時間,使村民的人均收入從1668元增長到8000多元,去年底實現了136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這裡,正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精准扶貧』的地方。如今,這四個字已刻在村口的石碑上,成為激勵全村脫貧致富的精神支橕。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拔窮根、摘窮帽,一定打贏脫貧攻堅戰,不讓一個貧困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十九大代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書記葉紅專說。

  既謀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要繼續深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接力串聯起『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帶領全黨全國人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黨的十九大肩負的歷史使命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用於河南省蘭考縣黃河灘區搬遷的蘭考縣谷營鎮姚寨新村社區(2016年11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衝刺階段,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壯志——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今只剩下3年時間;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實現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也要開局起步。

  今年4月18日,一場有著7000名乾部群眾參加的穩定脫貧奔小康誓師大會在河南蘭考舉行。此前一個月,蘭考已率先成為全省首個脫貧縣。

  『脫貧只是第一步,我們要不懈奮斗,把穩定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推動蘭考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十九大代表、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說。

  奮斗未有窮期。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郝立新說,我們面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但是呈現出不斷變化的特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是指今天的發展達到了新高度,在一個更高平臺上開始新征程。』

  把握時代脈搏,我們黨纔能引領中國不斷前行。雖然我國經濟總量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但人均GDP剛剛突破8000美元,地區發展還很不平衡,仍有4300多萬貧困人口沒有脫貧。能否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

  『任重道遠,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為指引,積極破解難題,為百姓福祉而繼續努力奮斗。』十九大代表、山東蘭陵縣代村社區黨委書記王傳喜說。

  河鋼集團邯鋼公司的工作人員在鋼卷存放庫區內巡視(2016年6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理念在昇級,質量待提昇,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

  作為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我國鋼鐵業正面臨著去產能的陣痛,也折射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艱巨。

  『當一條路走不下去的時候,不是沒有路了,是到了該轉彎的時候。』十九大代表、河北鋼鐵集團董事長於勇說,與其被動應戰,不如主動轉型出擊。

  近年來,河鋼集團在做好去產能『減法』的同時,也在做創新昇級『加法』,從單一建築用鋼,拓展到航空、汽車、家電等多元領域,如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板和第二大汽車鋼鐵供應商。

  當『後發優勢』『比較優勢』紅利漸趨用盡,用新的發展理念指引,就是機遇;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謀求更有質量、更有效益的發展,就是答案。

  運載著1000噸棉紗的『塔什乾-西安』中亞班列抵達西安新築車站(2017年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李一博攝

  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要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格局——

  10月15日,山東濰坊火車西站。一輛載滿紡織品、食品、輪胎等貨物的列車緩緩啟動,向著中亞駛去。

  『今年剛開通的中亞班列,讓濰坊更好地融入世界,「一帶一路」建設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濰坊市委書記劉曙光代表說。

  濰坊中亞班列只是『一帶一路』宏大樂章中的一個小插曲。如今,從沿海到內陸,從一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中歐中亞班列紛紛開通,中國對外貿易格局煥然一新。

  風雲際會,滄海橫流,全球經濟政治中心從北大西洋轉向太平洋。在地緣政治因素錯綜交織、世界正處於前所未有大變局的今天,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擔當的重要角色格外搶眼。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這部以『中國夢』為原點的治國理政方略,3年間已出版23個語種版本,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650萬冊,中國經驗、中國方案正吸引世界的關注。

  『中國共產黨讓中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在國際舞臺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關注中共十九大的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克裡·布朗近日表示,中共十九大將對全球都產生影響。

  偉大斗爭仍在進行,偉大工程仍在建設,偉大事業仍需推進,偉大夢想仍未實現。

  『發展永無止境,改革只有進行時。黨的十九大將深入總結5年來治國理政的經驗啟示,作出戰略部署。我們要緊抓機遇,一張藍圖乾到底。』於勇代表說。

  築夢不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匯聚起強大力量,向著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進

  10月1日晚,在上海虹橋機場,颶風受困同胞走下飛機前往擺渡車。兩架東航包機飛越19國,接回此前在加勒比島國多米尼克遭遇颶風受困的同胞。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穿雲破霧,飛越大洋。

  10月1日晚9時許,兩架航程逾萬裡的飛機,先後穩穩降落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走下舷梯的同胞,手持鮮艷的五星紅旗,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感謝接我們回家!』

  此前,加勒比島國多米尼克遭遇嚴重颶風災害。為讓受困的數百名中國同胞順利回國,兩架東航包機從上海起程,飛越19國、成功接回381名受困同胞。

  根據指派,承擔飛行任務的機長、客艙經理等核心骨乾都是共產黨員。『只要同胞有難,我們會飛往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東航8971機組機長、共產黨員郭萬清說。

  利比亞大撤離、也門撤離……每次重大撤離海外中方人員行動的背後,都是按照黨中央決策指示精神,國家各部門周密協調,各級黨組織鼎力支持,有眾多的共產黨員戰斗在一線。

  這是我們的黨,這是我們的國——只要需要幫助,黨就在你身邊,國家會給你無窮的力量。

  『九十六年來,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乾在一起,凝聚起築夢前行、實乾興邦的不竭力量,奪取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我們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從未如此之近。』徐新榮代表由衷感慨。

  在河北安新縣大王鎮的地質調查現場,地質工作人員在采集土壤樣本(2017年7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申宏攝

  偉大夢想在召喚,以責無旁貸使命感勇於擔當創新乾——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發揮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領導力、號召力——這是黨領導偉大事業勇往直前的制勝法寶。

  金秋時節,雄安新區大地上一片繁忙。

  十九大代表、河北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寶玲一直在田間地頭調研。他說:『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一定要把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重要部署落實好。』

  『我們要凝心聚力,以飽滿的精神開好十九大,順應時代新要求,發揮好創造性,創新管理模式和途徑,將雄安打造成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劉寶玲代表說。

  拼版照片:上圖為治理前的山西省右玉縣右衛鎮的景象(資料照片);下圖為現在山西省右玉縣右衛鎮一帶的景象(2017年7月22日新華社記者詹彥攝)。新華社發

  偉大夢想在召喚,用昂揚的奮斗姿態馬不停蹄接力乾——

  無論是改革發展的攻堅時期,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都需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在新形勢下繼續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塞北高原山西右玉縣,60多年來縣委書記一任連著一任乾,將荒漠變綠洲,創造出『綠色奇跡』。如今,右玉正朝著『富而美』的新目標進發。

  十九大代表、第二十任右玉縣委書記吳秀玲表示,要把基層一線的聲音和新期待帶到這次黨代會上來。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需要接續奮斗、鍥而不捨,在新的歷史階段,要緊抓歷史機遇,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萬眾一心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中國首款國際主流水准的乾線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2017年5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偉大夢想在召喚,凝聚全體人民力量擼起袖子加油乾——

  2017年5月,萬眾期盼的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制造一架大飛機,需要幾百萬個零部件。每個零部件各司其職、互相配合,纔能讓飛機振翅高飛。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這需要最大限度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最大限度把全社會全民族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出來。

  初心不改,逐夢前行。

  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不遠處的淮海中路街道工作委員會,正在匯總前不久下發的2000份群眾問卷。『及時了解百姓聲音,匯集群眾的智慧,工作就更有方向。』街道工作委員會書記金韶靖說。

  『作為一名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大家擰成一股繩來推動科技進步;作為一名科研人員,要刻苦鑽研業務,實現基因技術在全球領跑。』十九大代表、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黨委書記杜玉濤這樣思考肩負的歷史使命。

  涓涓細流,終匯成海。

  來自上海市企業注冊一線窗口的徐敏代表,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小事』『講認真』,生活中她最喜歡一首小詩《小河的歌》。

  徐敏代表說:『每條小河都澎湃,每件小事都有價值。每一名黨員、每一個人把身邊每件事都做好,就能匯聚起像大海一樣的磅礡力量。』

  歷史正在開啟新的一程。

  人民大會堂紅旗獵獵,對面是國家博物館。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首次提出『中國夢』的宏大願景,在億萬中華兒女心中引發強烈共鳴。

  穿越時空,夢想激蕩。

  凝聚著全黨的意志,承載著人民的期待,黨的十九大必將匯聚黨心民意,繪就宏偉藍圖,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光輝前景不斷前進!(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張旭東、王敏、於佳欣、林暉)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十九大時光

【專欄】喜迎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