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人民的期待 百姓的夢想——來自基層蹲點現場的報道
2017-10-17 19:45:43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人民的期待百姓的夢想——來自基層蹲點現場的報道

  新華社記者

  河南,蘭考趙垛樓村。朱敬軍捧起一個香甜的哈密瓜,臉上洋溢著幸福。這個幾年前日子還過得捉襟見肘的漢子,如今帶領20多個貧困戶搞起合作社,建了180座哈密瓜大棚。正是收獲季節,瓜棚裡一派繁忙景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平均每年有1300多萬朱敬軍們擺脫貧困。『脫貧不是終點,奔小康纔是目標。』48歲的朱敬軍說,相信十九大之後,『生活就跟這哈密瓜一樣,會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甜。』

  黨與群眾血脈相連。為了人民的期待,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前進,邁向更加壯闊的新征程。

  品味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昇

  西安市雁塔區電子城街道二○五所社區內,『喜迎十九大』的紅色展板格外鮮艷醒目。78歲的老黨員、社區書畫協會會長姚多舜在展板前對記者說,黨的十八大以來,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相信十九大會出臺更多文化惠民政策,提昇百姓的幸福指數。

  盛世華章,初心不忘。我國打響反貧困戰役,到2020年全國貧困人口將全部脫貧,『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

  『這裡以前穿著水鞋都進不了村,現在全村都鋪上了水泥路,大多數村民住上了兩三層樓房,你看變化有多大!』雲南省會澤縣金鍾街道漁洞社區黨總支書記陶樹祥說,十九大即將召開,村民們都盼著日子越過越紅火。

  生態興則文明興。福建省三明市北側群山,一條長約20公裡的盤山『綠道』在樹林間若隱若現。市民們笑容洋溢漫步其間。『先有工業後有城』的三明市,一度受污染困擾。市民莊麗說:『這些年政府保護環境、改善環境的努力老百姓都看在眼裡,相信我們的家園會越來越美。』

  已入深秋,但在甘肅天水,麥積區麥積鎮後川村的農家樂客流不斷。『這裡處處青山,氣候舒服。有了綠水青山,纔能有金山銀山。』農家樂經營者朱海洲說,今年寶蘭高鐵開通,未來生意肯定會更火。

  砥礪奮進:改革開放國力更強

  復興的夢想,拔節生長。

  在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安徽小崗村,去年提出的『三年大提昇工程』,讓『大包乾』帶頭人之一嚴金昌心裡喜滋滋的。他說,深化改革釋放活力,期待2020年看到一個村民更加幸福的新小崗。

  太原鋼鐵集團生產車間裡,企業自主研制的高端鐵路用鋼正在批量化生產。作為全球最大的不鏽鋼企業,太鋼集團去年實現82萬噸過剩鋼鐵產能整體出清。太鋼技術中心首席研究員王玉玲說,淘汰落後產能,加快轉型昇級步伐,未來企業發展一定動力強勁。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福建晉江陸地港通關中心一旁的高鐵物流園區內,集裝箱火車魚貫進出,大型裝卸貨設備往來穿梭。福建陸地港集團執行董事李圓圓說,通關物流開啟『讀秒』時代,我們趕上了發展的浪潮。『期待通關貿易更加便利化,更多「中國制造」走出國門。』

  創新驅動發展,科技成就夢想。不久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宣布『中國天眼』(FAST)發現多顆脈衝星,實現了該領域『零的突破』。

  『「天眼」調試還遠沒有結束,我們必須抓緊時間克服困難,力爭早出、多出、出好、出大成果,讓「天眼」更好地為科技強國服務。』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天眼』工程調試核心小組組長姜鵬說。

  逐夢前行:攜手奔向『中國夢』

  4年前,身在日本的盛志高在想,『什麼時候能給自己國家做點事?』當時,地處安徽合肥的科學島,正在建設國家大科學裝置『穩態強磁場』。

  夢想召喚。2013年回國的盛志高如今成為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的一名研究員。『國家的強大給個人科研創新帶來無比的信心,未來我們將走好這條科研長征路。』盛志高說。

  夢想,屬於永不止步的追夢者。

  金秋時節,革命老區湖北黃岡紅安縣高昇村丹桂飄香,幾戶村民正加磚添瓦蓋新樓。離縣城不遠的一排排小洋樓,是裝修一新的異地搬遷扶貧安置房。

  『我們將繼續通過產業扶貧授漁,徹底解決脫貧難題。』黃岡市政府副秘書長、脫貧辦主任方榮說。

  中國夢連通世界夢。

  在廣東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施工的轟鳴聲中,設想正從圖紙沙盤中搬到本為灘涂的填海地上。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處處長王萬裡說,前海將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下進一步促進深港合作,吸引更多國際人纔、企業來內地發展,並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好內引外聯的支點作用。

  夢想,根植於每個中國人心中。朱敬軍夢、莊麗夢……一個個中國人的夢想匯起來,凝聚成13億人不可戰勝的磅礡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進!

責任編輯:邱浩

【專欄】喜迎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