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扶貧辦:十八大以來489.6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2017-10-17 09:1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三、推進脫貧攻堅重點工作

  緊緊抓住識別、幫扶、退出精准和資金使用等重點環節,著力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的問題,全面推進重點工作,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一)開展建檔立卡。2014年開始,在全國開展建檔立卡工作。對貧困人口按照收入低於國家扶貧標准,綜合考慮『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情況進行識別。對貧困村依據『貧困發生率高於全省貧困發生率一倍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全省平均水平60%、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的標准進行識別。全國共識別2948萬貧困戶、8962萬貧困人口、12.8萬個貧困村,基本摸清貧困人口分布、致貧原因、幫扶需求等信息。以每年12月31日為節點,各地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動態調整,標注脫貧人口,建卡返貧人口。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補錄貧困人口807萬,剔除識別不准人口929萬,數據精准度進一步提高。2017年2月,組織各地對2016年脫貧不實的問題開展自查自糾。2017年6月,組織各地完善動態管理,把已經穩定脫貧的貧困戶標注出去,把符合條件遺漏在外的貧困人口和返貧的人口納入進來,確保應扶盡扶。建檔立卡在我國扶貧開發歷史上第一次實現貧困信息精准到戶到人,第一次逐戶分析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第一次構建起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為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出臺『五個一批』政策舉措提供了數據支橕,扣好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顆扣子』。

  (二)強化駐村幫扶。為加強脫貧攻堅一線工作力量,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要求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2015年4月,中央有關單位印發關於做好選派機關優秀乾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各地在以前工作基礎上,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進一步加大駐村乾部選派力度,按照因村派人原則,選派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工作作風實的乾部駐村扶貧。要求駐村乾部一般要任滿兩年。對乾得好的予以表彰宣傳、提拔使用,對不符合要求、不勝任工作的及時召回撤換。十八大以來,全國累計選派駐村乾部277.8萬人,實現駐村工作隊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各地逐步完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管理,嚴格選派條件,明確職責任務,建立管理制度,強化考核獎懲。據不完全統計,兩年來,全國共提拔工作業績突出的第一書記1.2萬名,召回調整不勝任的第一書記7200名。第一書記和駐村乾部廣泛宣傳黨的政策,落實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不僅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實現脫貧,而且自己得到鍛煉和提高。

  (三)實施『五個一批』。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的工作要求,推進『五個一批』工程。發展特色產業脫貧,支持貧困村、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業和傳統手工業。培育貧困地區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揮其對貧困人口的組織和帶動作用。引導勞務輸出脫貧,支持農村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動員全國千所技能培訓學校為有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免費提供培訓就業服務;湖南、湖北兩省與廣東省開展扶貧勞務協作試點並在全國推開;在貧困村建設扶貧車間,實現貧困人口就近轉移就業。截至2017年8月,481萬貧困人口通過務工實現穩定就業。實施易地搬遷脫貧,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貧困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堅持搬遷與產業、就業、公共服務同步規劃,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黨的十八大以來,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489.6萬人。加強教育脫貧,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免除公辦普通高中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推進健康扶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覆蓋,組織實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推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還積極探索生態保護扶貧、鄉村旅游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精准扶貧新路徑。

  (四)聚焦重點區域。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為脫貧攻堅重點區域,強化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從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金安排和項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打破瓶頸制約。推出脫貧攻堅重大工程包,積極開展交通、水利、電力等扶貧行動,調整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提高中央補助標准,集中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的基本住房安全問題。

  (五)加強資金監管。完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提高資金使用精准度。推進扶貧資金項目審批權限下放到縣,到縣比例從2014年的70%提高到2016年的95%。開展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2016年整合各級財政安排用於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資金2340億元,集中用於脫貧攻堅。全面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監管,違紀違規問題明顯減少。審計查出問題金額佔抽查資金的比例,由2013年的36.3%下降到2017年的7.93%。其中,嚴重違紀違規問題金額佔抽查資金的比例,由2013年的15.7%下降到2017年的1.13%。

  (六)規范貧困退出。建立貧困退出機制,明確規定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退出的標准、程序和後續政策。指導各地制定脫貧滾動規劃和年度計劃,實施貧困縣和貧困村有序退出。各省(區、市)簽訂年度減貧責任書,層層分解任務,落實到縣到村到戶到人。對貧困退出開展考核評估,防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質量。

  四、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脫貧攻堅成為全黨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深入人心,脫貧攻堅形成良好態勢,取得明顯成效。

  (一)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2013年至2016年,我國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由9899萬人減少至4335萬人,年均減少1391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至4.5%,年均下降1.4個百分點。今年預計再減貧1000萬人以上,5年年均減貧1300萬人,這是從未有過的。

  (二)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貧困地區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群眾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截至2016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實際增長10.7%。居住在鋼筋混凝土房或磚混材料房的農戶佔到57.1%,使用管道供水的農戶達67.4%。自然村通電接近全覆蓋、通電話比重達到98.2%、道路硬化達到77.9%。在自然村上幼兒園和上小學便利的農戶分別達到79.7%、84.9%。91.4%的戶所在自然村有衛生站。井岡山、蘭考等28個貧困縣率先脫貧摘帽,產生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三)貧困地區脫貧能力顯著提昇。『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脫貧攻堅既是擺脫物質貧困的實踐過程,也是弘揚自強不息精神的實踐過程。貧困群眾在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大力幫扶下,精神面貌變了,不但有了乾勁,而且對未來美好生活充滿了信心,脫貧的精神動力更強了。在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得到加強,農村治理水平得到提昇。

  (四)貧困地區乾部作風明顯轉變。脫貧攻堅帶來了乾部作風大轉變。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政策需要落實到一家一戶,脫貧攻堅讓各級乾部特別是領導乾部在一線了解實情,離群眾更近了,了解的問題更實了。幫扶乾部履行幫扶責任,讓乾部同困難群眾融為一體、打成一片,成了共同脫貧致富一家人,黨在人民群眾心中威望更高了。

  (五)脫貧攻堅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我國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形成了全球減貧事業可借鑒的『中國方案』。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堅信中國能夠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贊賞中國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方略的基層落地經驗。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致2017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賀信中,高度評價中國精准扶貧成就,稱贊『精准減貧方略是幫助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宏偉目標的唯一途徑。中國已實現數億人脫貧,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十八大以來的脫貧攻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動寫照,是全球反貧困事業的亮麗風景。在脫貧攻堅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不少有益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有:加強領導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義,增加投入是保障,群眾參與是基礎,合力攻堅是條件。這些經驗彌足珍貴,我們將長期堅持,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

  五、堅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必勝信念

  從目前來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是可以實現的。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深入,深度貧困地區和深度貧困問題越發突出,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傾向性問題不斷顯現。一是貧困人口總量大。截至2016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4335萬人,其中貧困人口規模在300萬人以上的省份還有6個。到2020年還有不到4年時間,平均每年需減少貧困人口近1100萬人,越往後脫貧成本越高、難度越大。二是深度貧困地區攻堅任務重。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生存環境惡劣,致貧原因復雜,交通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缺口大。2016年底,全國貧困發生率高於10%的省份有5個,貧困發生率超過20%的貧困縣和貧困村分別有近200個和近3萬個。三是因病致貧佔比高。建檔立卡數據顯示,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比例從2015年的42%上昇到2016年的44%,醫療支出負擔重,解決這些人的貧困問題,成本更高,難度更大。四是形式主義問題凸顯。工作中存在著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弄虛作假、數字脫貧、虛假脫貧開始顯現。五是不落實不精准不到位問題突出,資金監管仍需加強。六是部分貧困人口內生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嚴重。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深入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全力抓好各項工作落實。

  一是堅持目標標准,確保完成任務。圍繞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總體目標,始終堅持『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准,既不提高也不降低,確保貧困人口科學合理有序退出。

  二是堅持基本方略,夯實精准基礎。加強建檔立卡動態管理,把符合標准的貧困人口以及返貧人口全部納入。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強化駐村幫扶工作。加強村兩委建設,選好用好脫貧致富帶頭人,培養『不走的工作隊』。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是堅持突出重點,解決深度貧困。落實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精神,落實特殊政策舉措,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深度貧困村和因病致貧貧困戶的支持力度,堅決攻下『堅中之堅』。在做好貧困縣貧困村脫貧攻堅的同時,進一步重視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脫貧攻堅,防止出現『死角』和『盲區』。

  四是堅持求真務實,力戒形式主義。采取有效措施,糾正不嚴不實不精准問題,特別是要糾正形式主義問題,嚴防弄虛作假,不斷提高貧困識別、幫扶、退出精准度。建立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推進信息共享,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填表報數和檢查評估,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五是堅持從嚴考核,倒逼真抓實乾。實施最嚴格扶貧成效考核,倒逼各地落實脫貧攻堅責任,組織開展脫貧攻堅督查巡查,推動政策措施精准落實落地,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

  六是堅持典型引路,總結推廣經驗。認真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實踐和成就,廣泛宣傳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及時推廣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經驗,激勵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支持和參與脫貧攻堅。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

【專欄】喜迎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