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在位於湖南長沙縣金井鎮的『巨型稻』試驗田,工作人員查看『巨型稻』的稻穗。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新華社長沙10月16日電(記者董瑞豐、周勉)水稻長得比人高、畝產可達800千克以上--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16日正式發布一種水稻新種質,株高可達2.2米,具有高產、抗倒伏、抗病蟲害、耐淹澇等特點,被認為開啟了水稻研制的一扇新門。
在湖南長沙郊區的試驗田裡,記者看到,這種『巨型稻』株高普遍在1.8米以上,株形高大,集散適中,葉挺色深。亞熱帶生態所研究員夏新界介紹,這種『巨型稻』光合效率高,單位面積生物量比現有水稻品種高出50%,平均有效分?40個,單?最高實粒數達500多粒,單季產量可超過800千克/畝。
此外,『巨型稻』莖稈粗壯,直徑可達18.5毫米,葉片蠟質和角質層厚,具有抗倒伏、抗病蟲害、耐淹澇等特點。夏新界說,『巨型稻』是在現有優異種源的基礎上,運用突變體誘導、野生稻遠緣雜交、分子標記定向選育等一系列育種新技術,獲得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水稻新種質材料。

10月16日在湖南長沙縣金井鎮拍攝的『巨型稻』試驗田。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新種質材料,具有很高的生物量,未來還需要努力提高收獲指數。』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院士在『巨型稻』試驗田現場說。
據了解,作物的產量取決於生物量和收獲指數兩大性狀,前者為作物的總量,後者為籽粒、果實等所佔比例。經過前兩次綠色革命以及近年的不斷挖掘,現有水稻種質的生物量和收獲指數都已接近上限,選育超大生物量水稻新種質成為水稻育種的主流方向。
亞熱帶生態所所長吳金水表示,『巨型稻』株形高大、稀植、生育期長、葉茂且冠層高、淹水深度大等,還可為蛙、魚和泥鰍等稻田養殖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具有適宜種-養結合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