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趙振傑)10月12日,記者從河南自貿試驗區工作辦公室獲悉,截至9月30日,河南自貿試驗區已掛牌運行半年。半年來,河南自貿試驗區新增企業13234戶,注冊資本1745.4億元。
平均每個工作日大約新增100家企業,憑什麼?
河南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內,首個試行承諾制的恆大中小學項目可以提供最好的注解:項目審批部門由原來的11個改為由片區管委會『一窗受理』;審批事項由17項減少到2項,申請材料由145項減少到27項,壓縮了80%以上。通過綜合監管平臺的事中事後聯合監管,徹底解決了多頭監管問題,既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又減輕了『重復監管』對企業造成的負擔。
『成功的商事制度改革,是我們吸引眾多投資者青睞的主要原因。』河南省商務廳廳長、河南自貿試驗區工作辦公室主任焦錦淼說。
據焦錦淼介紹,河南自貿試驗區全面推行『三十五證合一』和『照章同辦』等新模式,證照分離改革試點進展順利;首批455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將穩步下放至各片區;商務、發改、工商、稅務等多部門已實現行政審批『一口受理』……
國家給河南自貿試驗區的定位是建設『兩體系、一樞紐』,半年過去,進展如何?
據省自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鄭州機場運營的貨運航空公司21家,開通航線34條,通航城市37個;客運航空公司44家,開通航線175條,通航城市97個,形成了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樞紐航線網絡布局。
中歐班列(鄭州)實現『去八回六』、往返滿載、均衡對開的常態化運營,形成『境內境外雙樞紐、沿途多點集疏』格局,境內外合作伙伴達2480餘家,遍布歐盟及中亞地區的24個國家121個城市。
河南跨境電商物流發展迅猛,已先後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法蘭克福、布達佩斯、盧森堡等地建立海外倉和設立全球網購商品集疏分撥中心,主動融入境外零售體系。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對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有著極高期許,這項工作進展情況怎樣?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鄭州海關數據顯示:我省跨境貨物通關效率由每秒2單提高至每秒100單,峰值通關能力可達每秒500單。消費者下單至收到產品的時間由原來的平均2周縮短為現在的48小時,物流成本降低70%。
成績耀眼,努力使然。我省成功爭取國家『單一窗口』標准版第二批試點,實現與國家標准版貨物申報、運輸工具申報、艙單申報、企業資質辦理、原產地證書申領、許可證申領6項功能對接,業務量在中西部試點省市中處於領先位次。
依托河南跨境電商綜試區,積極發展新型貿易業態和商業模式,實現了通關『三化』應用(無紙化、一體化、自動化)和『五個一』服務(一個平臺登錄、一次提交申報、統一數據標准、統一辦理反饋、一站式通關)。
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實施了『通報、通檢、通放』『進口直通、出口直放』等新舉措,大幅度提昇貿易便利化水平。
河南自貿試驗區剛剛在改革創新中起步,就已經悄然出現多種新業態、新模式。
洛陽片區以銀隆新能源(洛陽)產城融合產業園為試點發展總部經濟,開始探索前端研發設計和後端銷售服務『兩頭在區』、中間加工環節在外的企業發展模式。此外,開封片區引進了亞太中商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實現了開封市融資租賃類企業零的突破。
隨著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深入推進,相信會有更多新事物,在中原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