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
『大數據時代,所行所思、消費習慣、行程安排、關系網絡,數字巨頭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網絡空間成為繼陸地、海洋、天空、外空之外的第五空間。』
今年9月,電視專題片《第五空間》的播出,讓人們愈發認識到,『透明的時代』早已到來,『隱秘的威脅』無處不在,『真實的較量』已經展開。
回望歷史時空,習近平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之初,就敏銳地洞察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習近平這一論述,把網絡安全上昇到了國家安全的層面,列於和國家信息化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習近平的戰略思想指引下,我國重拳整治網絡秩序,激濁揚清,紮緊安全的籬笆,網絡空間日漸清朗,國家網絡安全屏障進一步鞏固。
2016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高票通過,成為我國首部網絡安全領域的法律文件。
『這5年來,得益於頂層設計與法律制定等諸多舉措,中國網絡安全建設取得了重大進步。』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教授石文昌說。
目光轉向水鄉烏鎮,這個古老的小鎮因連續成功舉辦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而被國內外知曉。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習近平致賀詞;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
每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都牽動習近平的心。從人類活動空間的宏觀視野出發,習近平創造性地提出,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網絡安全是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維護網絡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呼吁,得到在場海內外專家的熱烈響應。
烏鎮,正搭建起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的中國平臺。
國外網友稱贊,面對互聯網的發展與管理難題,中國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並向世界敞開大門。
『生活各領域越來越多地依賴數字網絡,意味著社會越來越容易受到這些網絡的破壞。』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軍事影響高級研究員伊萬·勞森談到,中國領導人的判斷是正確而具有遠見的,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關鍵要素。
『去上海地鐵車廂看一看』
1994年,中國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
同樣在這一年,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在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的支持下創立。如今,該企業已在電子支付、信息識別、行業信息化等領域,取得多項創新成果。
2014年11月,習近平再次來到這家企業考察,動情地說到:『你們20年前談辦企業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企業從小到大,成長為綜合高技術企業,今天身臨其境,感慨頗多。』
習近平關心關懷互聯網相關企業的同時,更加注重『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
伴隨著國家對互聯網發展的大力支持,偏遠的山村,搭上電商『順風車』;『互聯網+醫療』,讓群眾治病天涯變咫尺;互聯網公益項目,幫助山溝裡的孩子邁過『數字鴻溝』。
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20國留學生票選中國新『四大發明』,其中三項與互聯網相關。最新報告顯示,在各科技領域對國人『獲得感』的貢獻率中,信息技術佔比高達61%,超過其他四個領域貢獻率總和。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發文推薦『去上海地鐵的車廂裡看一看』,報道這樣描述:幾乎每位乘客,都在看著智能手機的屏幕,進行通信、網購、轉賬、預訂出行。
『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對於廣大領導乾部,習近平發出『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的『上網令』。
人民網強國論壇網友『蝶夢流年』留言說,這是新實踐,也是新考驗。強國論壇網友『久泰平』留言說,大到國家政策,小到油鹽醬醋,現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可以在網上得到反映。通過網絡來了解民意民情,已成為政府的一個重要渠道。
互聯網搭建起交流溝通的橋梁,網上政務服務進一步優化,使百姓感受到真真切切的便利。
《人民日報》曾在一篇文章中講述這樣一個故事:英特爾公司前CEO貝瑞特游覽長城時,曾專門詢問烽火臺的作用。得知它是傳遞軍情的設施之後,貝瑞特連連贊嘆,『原來長城不是一堵牆,而是一條路』『中國人在2000多年前就發明了信息高速公路』。
2000多年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中國在互聯網發展的高速路上奔馳,激蕩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蓬勃網絡力量。(本網英國分公司記者王一三、韓國分公司記者夏雪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