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兩個90後獨立折騰婚禮:有點糙 非常爽
2017-10-13 10:25: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距離婚禮還有一周,我媽終於按捺不住好奇心,悄無聲息地改簽了火車票,提早奔到北京視察我們的婚禮籌備工作。

  一進門,我媽就發出一句意料之中的哀嘆:『亂得不能忍。』又翻看我們做好的請柬、伴手禮盒、喜糖盒、現場效果圖等,難以理解地搖搖頭:『你們90後的世界只能用一句話形容:沒事找事。在我們老家買現成就完了嘛,折騰自己做啥?也未必符合賓客審美。』

  我和王同學,兩個混跡北京的外省90後青年,大約於5個月前正式啟動婚禮籌備工程。還未等雙方父母發話,我們倆就搶先宣布:計劃在北京辦中小型規模婚禮,不回老家鋪張浪費,不勞煩家長操心,全程皆由自己搞定。

  對於我們的聲明,父母相當震驚。他們同事的孩子,大多如我們一樣背井離鄉,志向高遠,去北上廣等大城市紮根。然而一旦到了婚禮這樁事,『叛逆』的孩子們卻不約而同地乖巧起來,將婚禮的主導權交還給父母,以及交還給家鄉小城。

  近幾年,我媽越來越多地念叨起同事家90後子女的婚事:王家女兒,回家鄉的高檔酒店辦100桌酒席;張家父母提前一年為兒子婚禮勞心勞力,僅媳婦婚紗就退換了好幾次;李家女兒,媽媽臨近婚禮因恐慌漏請賓客,每日焦慮過度,掉肉近10斤……所有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苦力是家長做的,90後們在大城市照常過小日子,時間到了,回家亮相既定儀式即可,如同明星跑通告。

  而我們,不想太連累父母,更不願在家鄉勉強辦一場『拼場面』的婚禮——缺乏符合年齡與經歷的青春色彩,更缺乏我們真正想要的味道。我和王同學戀愛3年,主要感情線於北京延展,所以更願意親自動手,在這座記載年輕愛情記憶的城市,印刻下一段漫長故事的起點。

  自己『逞強』立下的flag,累死累活也要硬橕著走完。不過可以想見,我們的過程不免狼狽,結果難以完美。

  我們在網上比對了若乾評價和效果圖,挑了一家氣質較為清新活潑的婚慶公司。和策劃師第一次面對面,我們大談勃勃野心,比如宴席不在多,有愛則靈;場面不在大,有趣就行。

  拍婚紗照。兩人希望『致青春』,外景選擇相識的大學。計劃早晨棚拍,下午外景,攝影師有匠人精神,棚拍一直持續到午後。等穿越擁堵的北京馬路,趕到海淀的校園,兩人已很疲憊。我穿著露肩露腿的短裙站到昔日聊天的草坪,招來蚊子瘋狂圍攻;不讓進教學樓,我們就偷偷摸摸從『秘密通道』溜進教室,抓拍幾張又倉皇逃走。

  夜晚9點多纔結束拍攝,在帆布鞋穿梭的校園路上,我一腳踢掉磨腳的高跟鞋:『絕不要再拍一次了!』

  准備喜糖、伴手禮。處女座的我,前後糾結了差不多20家,終於敲定風格清爽、獨特的一家。很美,也很虐——一兩百個盒子均需手工折疊。偏巧我連日工作繁忙,便委托王同學完成手工大業。至晚方歸的我,一推門,迎面撲來一面蜂巢般的『牆』。王同學探出一張悲情的臉:『咱怎麼就不能買現成的?』

  發送請柬。為了展現小夫妻對詩和遠方深沈的愛,我買了一款飛機登機牌式樣的請柬,外殼則是蔚藍色的信封、深藍色的小飛機吊墜。我們送給辦公室同事,一位老師見到請柬,第一反應是大呼:『居然不是紅色的!』而家長則更是對請柬樣式欣賞無力:『的確很特別……但能認出它是請柬嗎?』

  規劃婚禮現場布置。我想要美劇背景音樂,王同學卻要華語流行樂;我想要木板鋪成儀式進場小徑,他偏愛單純的草地本身;我憧憬草地婚禮植入兩人日常生活元素,他固執秉持『純自然,無人工』的極簡主義……

  在大大小小的分歧、多多少少的缺憾中,我們迎來了婚禮倒計時。到了後來,本職工作也漸和婚禮籌備屢屢發生衝突,只能努力摳出閑暇,卻終究難以按原先清晰精准的軌道運行。因此,當我媽跑來時,只看到一個混亂的大型車間,到處堆放著我們半成品的『創意』。

  看著憔悴不堪的我,媽媽又好氣又好笑:『認慫吧,光靠你們自己不行!』我不服氣地爭辯:『那又如何,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婚禮呀。』

  婚期臨近,兩個90後不完美青年連滾帶爬、跌跌撞撞,基本完成最初的構想,靜待吉日到來。是的,或許我們的婚禮有點糙,有點亂,但真心感覺,非常爽。這是理應親身嘗試的體驗,無論完美與否,遙控器在自己手裡,獨立掌控未來人生的走向。這一程,不該由父母代勞。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