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類電信網絡詐騙太猖獗
省公安廳發布提醒:遇到可疑情況要提高警惕,或及時撥打110
10月11日,省公安廳通過官網『山西公安便民服務在線』發布提醒,根據警方掌握的相關情況,國慶、中秋長假結束後,5種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高發狀態。在此,警方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騙局一『系統出錯,多扣了話費』
國慶期間,大家都接到不少問候電話、祝福短信。節日過後,騙子抓住這個時機,冒充運營商客服人員,謊稱節日期間系統出錯,多扣了用戶的話費,將予以退回。當機主同意後,騙子要求機主提供賬號和密碼。機主一旦輕信,賬號和密碼就被騙子掌握。
警方提醒,假冒運營商的電話往往和正規運營商電話相似,某個數字發生改動或多個『0』。運營商如要退還話費會直接充入手機,不會索要賬號密碼。
騙局二『你在境外有大額消費記錄』
『您×××號銀行卡消費××××元。』這種消費詐騙短信在節後很常見,很多人在國慶期間外出刷卡消費,騙子通常采用的刷卡消費詐騙手法是群發短信,假稱受害人銀行卡有大額消費,可能是銀行卡被盜刷,或者個人信息被盜用。然後冒充銀聯中心工作人員及公檢法人員連環設套,要求將銀行卡中的錢款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或套取銀行賬號、密碼從而實施詐騙犯罪。
警方提醒,包括公檢法機關在內的任何單位都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一旦提到『安全賬戶』一定是電信網絡詐騙。騙子通常使用改號軟件來顯示相關單位電話號碼,大家需要通過正規查詢渠道查詢電話,並撥打相關單位的官方電話來確定對方的真實身份。
騙局三建『工作群』玩角色扮演
國慶期間,不少人將同事好友拉進微信群,大家問候祝福、互發紅包,這讓騙子有機可乘。騙子通過竊取個人信息進行角色扮演,騙取當事人信任,再修改微信昵稱和頭像圖片偽裝成當事人微信好友,隨後添加當事人微信,以各種理由為借口要求當事人轉賬。甚至有的騙子在偽裝成公司領導後,還會用多個賬號偽裝成該公司員工。隨後將當事人拉入這個所謂的『工作群』,以此獲取信任。
警方提醒,騙子偽裝的『公司工作群』詐騙方式迷惑性極強,當事人看見有眾多公司同事在群內,加上這些偽裝的『同事』正在一本正經地聊工作,讓人一時無法辨別真偽,極易上當受騙。大家匯款之前一定要通過電話,或者面對面的方式,確認對方的真實身份。
騙局四你『又』中獎了
中獎詐騙屬於電信網絡詐騙中的『元老』級別了,但每年出現都能『擄』走錢財。騙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當事人的個人信息後,利用偽基站或者互聯網的軟件群發虛假中獎信息或郵件,謊稱當事人春節期間中了大獎,當事人一旦聯系兌獎,騙子就以『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費』『滯納金』『違約金』等各種名目要求受害人匯錢,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騙子假冒電視欄目或者機構之名,通過信息群發的方式發送虛假中獎信息,一旦有人點擊信息裡的網頁鏈接,輸入自己的個人信息,或者撥打所謂的客服電話就會被騙。天上不會掉餡餅,收到所謂中獎信息要提高警惕,做到不信、不理、不匯款。
騙局五你有未領取的快遞
國慶期間不少快遞公司都停業休息,騙子瞅准這個時機,假冒快遞公司,電話通知當事人有未取的快遞,以此套出個人信息,進行進一步詐騙。騙子將電話進行轉接到『公安機關』,冒充民警,說快遞裡有毒品、偽造身份證等,因辦案需要或對當事人資金進行保護或核查,要當事人把錢轉到所謂的『安全賬戶』中去。
警方提醒,快遞行業如今備受騙子『青睞』,接到這類電話,當事人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更不能進行轉賬,以免上當受騙。可以向快遞公司官方諮詢,或者撥打110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