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幸福的城
從市中心向東,沿納金大橋駛下,是拉薩自2012年開工新建的教育城。它也是目前西藏最大的現代教育集中區和教育基地。
一排排藏式風格濃郁的教學樓,整齊地坐落在拉薩河畔,學生宿捨寬敞明亮,盥洗室、淋浴室乾淨整潔,風雨操場、塑膠跑道、籃球場上人頭攢動。
2012年,拉薩歷史上第一次將教育列入當年一號文件,在高度重視、資金投入與加速建設下,啟動了以集中辦學為重點的新一輪教育綜合改革。
由北京、江蘇分別投資2億多元援建的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和拉薩江蘇實驗中學,自投入使用以來,被西藏人稱為『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學校分別從北京、江蘇選派優秀的管理團隊和優秀教師,讓西藏學生在家門口享受到和內地學生同等的優質教育。
『我們從自身特點和資源出發,利用北京對口援助這一優厚條件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北京的老師給學生上課時,本地教師一起聽課、一起學習,效果非常好,學校也從一所普通高中成了「家喻戶曉」的品牌學校。』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校長趙隆顥說,去年高考上線率達到89.44%,一本錄取率達25%,創造了辦學以來歷史最好成績。
原來,很多在西藏工作的漢族乾部職工把孩子留在內地上學。現在,隨著西藏特別是拉薩教育水平的提昇,更多的內地人把孩子接到拉薩上學。
27歲的達瓦卓瑪是《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詩劇中演員之一。得益於劇場所在地就位於她家所在村莊的優勢,她成了劇中的演員。『演出季每晚在劇場演出,1個月下來可以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不僅參與演出的村民有錢掙,就連當地的牛、羊、馬等上了舞臺也可為主人帶來收入。』達瓦卓瑪說。如今,在劇場工作的當地農牧民佔全劇800名演職人員的95%。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公共服務藍皮書》顯示,拉薩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連續4年位列38個主要城市之首。拉薩市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幸福指數最高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