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90後女大學生大涼山支教 給當地『帶』去個大學生創客基地
2017-10-11 09:42:47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做調研報告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落戶甘洛

  計劃從一份詳細的調研報告開始實施,黃倩雯帶隊的90後支教團利用休息時間,開始深入當地農戶家庭,調查現狀和了解需求。在當地,從學校到縣城,或從學校到孩子家裡,一百多公裡的山路時常要花費八九個小時,黃倩雯笑稱:『那段時間,我總是微信運動步數排名榜首的人。』

  辛苦換來的,是一份詳實的考察報告,還有支教團提出的在涼山支教地建立創客基地的設想。『我們想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很多想法帶到當地的扶貧工作中來。』黃倩雯說,一方面通過大學生組建銷售團隊,搭建川大創客達人與當地農戶的溝通平臺,將當地的土豆、黑山豬等特色農產品精細化包裝後,進行市場銷售。另一方面,依托彝族的優秀民族文化,組織藝術設計專業的川大學子到涼山寫生,提取特有的文化符號與民俗元素,發掘出更多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

  可喜的是,黃倩雯把報告和方案報送給川大校團委後,得到了學校的充分肯定與大力支持。2016年6月,四川大學代表師生一起到甘洛縣開展了實地考察調研,大學生創客基地與當地政府達成共識,並正式在甘洛縣掛牌設立四川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同年10月,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副校長李旭鋒率隊到了甘洛縣開展對口幫扶甘洛縣『扶貧日』系列活動,深入考察調研學校對口扶貧情況,並開展幫扶慰問、捐贈與幫扶指導等,川大與甘洛校地智力扶貧的橋梁越來越通達。

  吃土豆扶貧幫助一個鄉賣出10萬斤核桃

  上個月,四川大學的『土豆宴』一度成為輿論熱點,學校各校區的食堂開闢了一個『土豆』專屬窗口,原味土豆、土豆泥、麻辣土豆、孜然土豆、白味酸菜土豆、乾鍋土豆……賣的只有土豆,此外還有專門銷售新鮮土豆的攤位擺在校內,全校師生每天消耗的土豆超過2噸。

  這些土豆正是來自甘洛縣,是川大實施精准扶貧的定點項目。黃倩雯也是『吃土豆扶貧』的人之一,『我本來就挺喜歡吃土豆,現在吃起來,感覺味道更好了。』在來自甘洛縣的土豆裡,她吃到了幸福的味道。

  除了土豆,還有更多東西牽引出黃倩雯的幸福感。如今,四川大學-甘洛『青年創客空間』裡,四川大學創新創業學生團隊結合甘洛縣區域特色開展的農產品、刺繡工坊、文化皮雕開發、工業物聯網昇級服務等雙創項目如火如荼。今年8月,一支創業團隊建立的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幫助甘洛縣則拉鄉統一包裝銷售了10萬斤鮮核桃。

  『一年的支教生活很短,卻足以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情,收獲終身受益的幸福和滿足。』黃倩雯覺得,支教一年的時間或許並不能給當地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是支教團將一屆又一屆地無限延續,『憑一口氣,點一盞燈,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得益於國家對創新創業的政策幫扶,以及對口扶貧的各種激勵,90後大學生黃倩雯在支教和扶貧幫扶中收獲了圓夢的成就感。現在,她盼望著黨的十九大召開,盼望著青年人在新航向中找到自己的路,能夠把個人夢想融入國家和民族偉大夢想之中,追逐理想。(記者李媛莉)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