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砥礪奮進的五年】千年古鎮的『文化傳承』:只有好『家風』 纔能正『國風』
2017-10-06 16:12:17 來源:江海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南莫鎮青墩新石器遺址。胡仁傑攝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江蘇南通海安縣南莫鎮,地處『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青墩新石器遺址福地,享有『江海文明源頭』的『千年古鎮』美譽,先後摘取全國環境優美鎮、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群眾文化先進鎮、江蘇基礎教育先進鎮等金品牌。

  近年來,受五千多年青墩文化滋養的南莫鎮,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了『慈言善德美家風』實踐活動,向6萬轄區群眾詮釋『只有好家風,纔能正國風』的深刻內涵,持續唱響『最美家風文化』三部曲,掀起了『議家風,曬家訓,傳美德』的新熱潮,讓『千年古鎮』的深厚文化繼續傳承。

  議家風

  『愛親、勤儉、友善,這六字是我們嚴家的世代家風。通過言傳身教,這家風一代代傳承下來,也換來了我們嚴家幾代人的幸福安康。』

  興南村的退休工人老嚴說起『家風故事』侃侃而談。『在我的記憶裡,小時候家裡生活比較貧困,但祖父祖母依然不放棄對生活的希望,把7個子女拉扯成人。後輩們從小就懂得「百善孝為先」的道理,不管工作怎麼忙,都會定期回來看望爺爺奶奶,買些營養品。』如今,嚴家幾世同堂,兒孫們都上了大學,在工作崗位也頗有成就。『六字家風』世代傳。年近九旬的嚴老仍不忘叮囑孩子們要規矩做人,誠實乾事,不忘養育之恩。

  在南莫村,流傳著老村官嚴茂盛『勤儉持家』的故事。

  嚴茂盛在村民眼中是個清廉村官。他做過支書,全村人都熟知他的家風『為民不逞強,為官不貪佔』。大集體年代,村裡長了棵『桃梨樹』做副業,每年桃子、梨子收獲時,年幼的孩子們總想摘幾個嘗嘗鮮。但老嚴從不讓子女白拿,吃幾個他都要按數把錢交上去。他一直教誨子女:不佔集體一分一厘,這樣活得踏實。如今,老支書退休了,兒子們個個都有出息,他仍勤儉持家,不是外出打點短工,就是下地勞作,70多歲的人從未在家閑過,還經常為村民調解糾紛做點公益。嚴茂盛把『勤勞節儉『的新家風』一一發至孩子們的微信上,讓他們銘記。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滋養著社會文明的花芽。近年來,南莫鎮通過廣泛發動、聚力組織,廣泛挖掘尋找『最美家風』,在鎮機關黨員乾部家庭帶頭『講最美家風故事』『議最美家風家訓』。據統計,全鎮共征集到好家風故事182篇、最美家風家訓868條。

  曬家訓

  5月,退休老校長、老黨員周宏錄,把『善以修身』的家訓匾額掛上了廳堂。

  青墩村73歲的老黨員,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省文明新風典型獲得者陳茂榮為了總結提煉自家家規,組織全家召開了『家風建設研討會』,逐字逐句分析提煉家規。

  在唱響『最美家風文化』活動中,南莫鎮指導城鄉居民建立家庭檔案,整理提煉家風家訓,並積極引導老百姓將家訓掛上廳堂。該鎮還鼓勵黨員乾部、父母長輩帶頭『曬家訓』,示范好家風。如今,南莫全鎮黨員乾部中,曬家訓家規的達900多人。

  這些家訓家規內容涉及孝、勤、和、美、善、誠等多個方面,文字通俗易懂,蘊含著深刻的『草根哲學』。試舉幾例:老黨員田寶坤的家訓是『奉公守法永銘記,孝親敬老廣善行』;老教師毛萬兆的家訓是『敬祖宗清白二字,教子孫耕讀兩行』;老乾部嚴德文的家訓是『德補善行,勤敏篤學,勤學儉持』。新黨員徐兵的家訓是『為人,誠實守信;做事,勤勉進取;生活。儉以養德』;『教育世家』嚴德本的家訓是『欲事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大學生村官嚴青的新家訓是『節儉當本,孝道當崇,和諧當家』;省勞模丁鳳喜的新家訓是『克勤克儉守本分,和親睦鄰嚴律己』……

  這些家訓,演繹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精神,打動著全鎮百姓和黨員乾部的心。如今,家風家訓已成為南莫人崇德向善的新風尚和新家規。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