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習近平鑄就『中國信仰』
2017-10-06 16:12:17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習近平

  1919年冬天,一位當過師范學校國文教員、叫陳望道的年輕人,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浙江省義烏市分水塘村。從寒冬到次年早春,他借著一盞昏暗的油燈,送走了一個又一個長夜,翻譯《共產黨宣言》。1920年8月,第一部《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出版。

  《共產黨宣言》只有28000多個漢字。這本薄薄的小冊子,成為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起點。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這是習近平對理想信念作出的注腳。

  一個人有了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執著追求;一個國家和民族有了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荊斬棘、攻堅克難。

  2012年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組織第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反復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著力全面從嚴治黨,鼓舞和激勵全國人民在黨中央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奮進。

  精神文明建設鍛造中國信仰

  『真正的社會主義不能僅僅理解為生產力的高度發展,還必須有高度發展的精神文明。』早在20多年前,習近平還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就提出這樣的論斷。

  2014年3月,習近平訪問歐洲期間,又將精神文明這一概念帶向世界:『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

  2015年2月28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劉雲山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圖片來源:新華社)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精神文明建設多次召開會議,組織專題集體學習,進行全面研究部署:召開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中央文明委全體會議;召開全國宣傳部長、文明辦主任會議;政府多次就精神文明建設領域工作出臺各類意見、通知……

  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這關乎國家前途命運,關乎人民幸福安康。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3年9月26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這是習近平同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親切交談。(圖片來源:新華社)

  『向龔老前輩表示致敬!』2013年9月26日,北京京西賓館會議樓前廳,習近平在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時,向一位『老阿姨』致以崇高敬意。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

  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部署,不斷推進道德建設,中華大地湧現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時代楷模、中國好人、最美人物。他們中間,有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有的誠實守信、敬業奉獻,有的和睦鄰裡、孝老愛親……

  航空英模羅陽、甘當『燃燈者』的鄒碧華、『太行新愚公』李保國……一個個閃光的名字,照亮了整個社會的價值星空。

  通過持續發掘、宣傳、學習,先進典型的社會影響力和『傳幫帶』作用不斷發揮,越來越多的群眾積極行動起來,把良好的道德情操體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落細落小落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煥發新風。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