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出行新動力
家住天津、在北京工作的袁姝是跨城順風車出行的忠實用戶。每周京津往返一次,但在地鐵、城際列車、公交之間來回換乘,往往耗費不少時間,自駕的成本又太高。於是袁姝選擇了搭乘順風車來解決出行問題,這種方式方便快捷,省去了往返車站的時間,也更加劃算。
國慶假期,袁姝還打算搭順風車去周邊短途游。『發布出行信息,很快就能獲得應答,而且時間安排更自由。』
據滴滴出行介紹,2016年,春運首次開啟順風車模式。2017年春運期間,在滴滴順風車平臺上,有333萬名車主『共享空座』,共運送848萬名乘客跨城出行,接近南方航空國內航班在春運期間的運送人數。其中,有107萬名乘客直接乘坐跨城順風車回到了交通不便的村鎮,免去了背著行李接連轉車的麻煩。
前不久,外國留學生票選『中國新四大發明』,將共享單車選入其中。誕生短短兩年,共享單車就以鋪天蓋地之勢湧現在中國各大城市的街頭。如今,共享單車已經開始進軍海外,將中國原創的共享經濟模式帶入外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據統計,截至2017年9月22日,ofo已在全球連接了超過1000萬輛共享單車,為全球13個國家(含中國)2億用戶提供了超過40億次出行服務。截至2017年9月20日,摩拜已在全球8個國家超過180個城市開展共享單車業務。隨著共享單車APP全球支付體系正式打通,國民出國旅游,在當地不用下載新的APP就能直接掃碼騎車。
不斷拓展延伸的公交、地鐵、輕軌、高速公路網等出行方式,與飛機、高鐵、順風車和共享單車一同搭建起了智慧出行系統,共同助力國人出行更方便、更順暢、更舒心。
《人民日報》( 2017年10月06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