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開展餐飲業質量安全提昇行動
(十三)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提昇行動。堅持質量興農,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大力推進規模化種養殖,推廣生產記錄臺賬制度,探索推行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嚴格執行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生產和使用規定,嚴格落實農藥、獸藥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藥期管理制度,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不斷提昇『三品一標』的總量規模和質量水平,逐步完善食用農產品產地預冷、貯運等冷鏈物流體系,積極推廣『生產基地+餐飲企業』『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商超+餐飲企業』等食用農產品直供直銷模式。強化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和抽檢監測。(農業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質檢總局負責)
(十四)開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創建行動。嚴格落實超市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肉品、蔬菜、蛋品、水產品、水果等食用農產品實行基地采購或供應商供貨,加強食用農產品貯存、運輸和銷售管理,加強監督檢查和抽檢監測,設立優質精品肉菜專櫃,創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負責)
(十五)開展量化分級提檔昇級行動。深入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對餐飲服務提供者全部實行量化分級評定,80%的大型餐飲企業、學校(含幼兒園)食堂的量化等級達到良好以上。進一步完善餐飲服務量化分級公示制度。將餐飲食品安全量化等級納入星級飯店、A級旅游景區等評定的重要內容。(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教育部、旅游局負責)
(十六)開展『明廚亮灶』質量提昇行動。以繁華商業街區、A級旅游景區等為重點區域,以學校(含幼兒園)食堂、大型和連鎖餐飲企業、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為重點單位,提昇『明廚亮灶』覆蓋面。推進食品原輔料及其來源公示,公開加工制作過程,提昇環境衛生質量,開展『明廚亮灶』示范建設,提高公眾參與度和社會公信力。(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教育部、旅游局負責)
(十七)開展餐飲食品安全示范創建行動。以主體責任落實、管理方式創新、原料安全控制、操作過程規范和服務質量提昇為重要創建內容,積極開展餐飲質量安全示范街(區)和餐飲質量安全示范店創建活動。鼓勵小餐飲集中規范經營,實行大宗原料統一采購和餐具、飲具統一消毒的管理模式。(各省級食品安全辦負責)
四、全面提昇餐飲業創新發展水平
(十八)提昇餐飲業經營管理水平。鼓勵大型和連鎖餐飲企業、中央廚房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采用先進管理方式,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鼓勵餐飲服務提供者建設冷鏈配送系統,推行『中央廚房+冷鏈配送+餐飲門店』的配送模式,提高配送食材的防腐保鮮水平。(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負責)
(十九)促進餐飲業供給結構調整。結合城市改造、社區商業網點建設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居民社區、辦公聚集區、商業集中圈、學校(含幼兒園)、醫院、養老機構、旅游景區和交通樞紐等重點場所的餐飲網點規劃布局,大力發展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早餐、快餐、團餐和網絡訂餐等大眾餐飲服務,扶持和引導高端餐飲服務企業提供面向大眾的餐飲服務,形成優質、便捷、經濟的餐飲服務網絡。(各省級食品安全辦、商務部負責)
(二十)強化餐飲服務人纔建設。加快建立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強化培訓管理和績效考核,開展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專業技能培訓和競賽,提昇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執法水平。實施餐飲管理人纔、技術人纔、服務人纔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建設及培養計劃,推進餐飲服務各類人纔的系統培訓。強化廚師的培訓和管理,實行餐飲服務職業資格制度,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競賽。鼓勵推行餐飲業職業經理人制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負責)
(二十一)加強餐飲品牌建設。圍繞提昇餐飲質量安全和信譽,大力推廣名店、名廚、名菜,積極培育地方餐飲品牌,宣傳品牌文化,樹立品牌形象,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保護和傳承餐飲老字號。加強中外餐飲文化交流,鼓勵特色餐飲『走出去』,提昇中華飲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負責)
(二十二)促進餐飲集約化經營。加強規劃引導,推動餐飲業向大眾化、集約化、標准化轉型昇級。支持餐飲服務企業發展連鎖經營,實現原料統一加工、集中配送。支持餐飲服務企業實施『農餐對接』,利用『農戶+基地+餐飲單位』『生產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的經營模式,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充分發揮『互聯網+餐飲』優勢,促進餐飲服務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發展。(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負責)
五、組織實施
(二十三)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政同責,把提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作為改善民生、擴大內需、促進發展的重要舉措,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具體措施,量化工作目標,明確工作要求,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各省級食品安全辦負責)
(二十四)強化政策引導。加大對餐飲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投入,將餐飲質量安全提昇工作經費列入年度預算,設立餐飲基礎設施改造提昇補助基金,加大對監督抽查、品牌建設、示范創建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強餐飲聚集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餐飲經營環境。(各省級食品安全辦負責)
(二十五)開展督導考核。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將餐飲業質量安全提昇作為重點工作,加大督查考評力度,將其列為『國家衛生城市』『雙安雙創』等創建和評定的重要內容。(各省級食品安全辦、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負責)
(二十六)營造良好氛圍。強化宣傳引導,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和健康營養理性消費知識,厲行節約,大力倡導餐飲業開展『減鹽、減油、減糖』活動。加大監管信息公開力度和違法行為曝光力度,加快食品生產經營者信用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引領作用,鼓勵開展質量安全培訓,提供第三方食品安全檢查服務。引導新聞媒體客觀、公正開展輿論監督,真實、公正報道餐飲食品安全狀況。暢通食品安全投訴舉報渠道,落實投訴舉報獎勵制度,提高公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營造餐飲業質量安全提昇的良好消費環境和社會共治氛圍。(各省級食品安全辦、各有關部門負責)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教育部
公安部民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
農業部商務部
國家衛生計生委質檢總局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旅游局
民航局中國鐵路總公司
2017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