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從1942年開始對7歲以上的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小學傳授妊娠與生育知識,中學講授生理與身體機能知識,到大學則把重點放在戀愛、避孕與人際關系處理上。從簡單的生理學,到復雜的心理學和社會學,這是國際教育界認可的性教育方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引進的這套《健康與幸福》,是美國主流的健康教育教材,兒童性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組成,主要內容是『性保護』,而不是『性行為』。也就是說,它更多的是告訴孩子,如果有了性衝動,要怎麼保護自己,包括事前和事後,以及存在的風險。
比如,在六年級上的第5課中,主題是『節制』:
『選擇健康行為就是在保護健康,而健康行為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實踐性節制。性節制(abstinencefromsex)是指自願地遠離性行為,這是你和同伴相處時需要遵守的基本行為准則。』
講完概念,後面還有『實踐節制的10個原因』『實踐性節制的四個原因是什麼?』『設置底線和做決定』等具體措施。
而在七年級、八年級的相關部分,則介紹了性傳播疾病和艾滋病以及預防和治療辦法。
『美國人會認為,性行為其實是本能,本身沒有什麼可以教育的,而性保護纔是需要告訴孩子的。』邱連根說。
並且,在美國的課程設置中,有三類必修課,除了科學、人文社科外,還有一類是健康教育。『性教育是健康課程重要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