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千裡江山圖》引發參觀熱 4年前展出沒人看
2017-09-25 10:09:11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4年前展出沒人看如今想看得排大隊

   『千裡江山』忽冷忽熱為哪般

  繼兩年前《清明上河圖》引發『故宮跑』後,北宋畫師王希孟18歲時完成的《千裡江山圖》最近再次引發參觀熱,觀眾至少排隊3小時纔有機會靠近這幅傳世名作。

  故宮博物院從昨天起對這幅畫采取了分時拿號參觀的方式,以提高參觀質量。然而四年前,同一幅畫在故宮武英殿展出時,門庭冷落,基本沒人看。

  如今,排號方式取代了排長隊,但四年間一幅畫所受『待遇』的冷熱兩重天,原因值得思考。

  拿號覽『江山』少排倆小時

  上周末以前,每逢8時30分,故宮博物院午門內,兩排安保人員會『嚴陣以待』,導流圍欄擺開『蛇形陣』。登城門處,一輛小推車上面擺滿了與《千裡江山圖》有關的書籍。

  『不用跑!不用跑!』第一批觀眾穿過午門,安保人員大聲提示。

  故宮『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自9月15日開展,主角《千裡江山圖》人氣爆棚,觀眾接近這幅畫往往需要排隊三四個小時。市民李先生為了這幅畫跑了兩趟,第一趟沒准備,在午門下排了大約2個小時,實在又渴又餓就放棄了;第二趟趕早守著故宮開門,連跑帶顛兒,搶到了隊伍的第12位。

  面對長龍,故宮工作人員不時提醒,『請大家有序參觀』『後邊等候觀眾很多』『參觀《千裡江山圖》的時間是5分鍾』……但收效甚微。觀眾孫女士上周三去故宮參觀,她說: 『大部分觀眾到了展櫃前,就變成「釘子」了。誰都想看全卷,即使有後邊的人想看快一點,前面人不動也沒轍。』

  昨天起,故宮對陳列《千裡江山圖》的午門正殿展廳實行發號分時參觀措施。發號方式為每天免費發放16個時段的號碼,每半小時放行該時段的150名觀眾進入午門正殿展廳。

  歷史在重演《游春圖》少人問津

  其實,每一位觀眾登上午門,靠近《千裡江山圖》前,會先被引入西雁翅樓。這裡有迄今為止傳世最早的獨立山水畫——《游春圖》坐鎮,卻依然人氣兒不足。

  《游春圖》是隋代畫家展子虔的作品。畫面色彩濃麗厚重,山石樹木均以礦物制成的石青、石綠顏料賦色,以青綠的色彩為主調,建築物和人物、馬匹間以紅、白諸色,既統一和諧,又富有變化,襯托出大好河山盎然勃發的春天氣息。

  當年,收藏大家張伯駒賣掉了自己的一所宅院,又央夫人變賣首飾一件,湊足黃金220兩,纔從琉璃廠購得這幅畫。1956年,張伯駒及夫人更是出於愛國之公心,將《游春圖》在內的8件精品無償捐贈給國家。國家欲重金獎勵,張伯駒斷然不取分文,並表示『予所收藏,不必終予身,將國寶交予國家永久收藏,代代流傳,實為平生最可欣慰之事』。

  然而,這幅『有故事』的名畫前卻沒有多少人駐足。

  這一幕,《千裡江山圖》在四年前同樣遭遇過。那時在故宮武英殿展出時,《千裡江山圖》同《游春圖》一樣,也是冷冷清清,鮮有人問津。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