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讀『幼小銜接』培訓班風氣愈演愈烈 魔力何在?
2017-09-25 08:25:37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趙麗 戴夢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原標題:『幼小銜接』培訓班究竟有何『魔力』

  調查動機

  最近,在北京街頭,不時會有小朋友背著印有『幼小銜接』字樣的小書包走過。這些小朋友參加的多是社會培訓機構組織的『幼小銜接』培訓班。

  實際上,正規的『幼小銜接』是幼兒園為孩子提供的適應性學習,教會孩子如何適應小學環境,並非提前讓孩子學習小學課程。就此,教育部門曾明文規定,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課程。

  在教育部門明文規定下,以提前教授小學課程為主的『幼小銜接』培訓班為何仍有市場?《法制日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一周只上三天幼兒園,剩下的兩天一天上全天式英語課程,一天上舞蹈課、體操課。

  這是今年剛上幼兒園的北京女孩程曉旭的日程安排。

  按照母親曾慶的計劃,這個每周只上三天幼兒園的孩子,將在兩年後提前從幼兒園『畢業』,開始學前班生涯,之後直接進入小學。曾慶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安排,原因很簡單——『方便幼小銜接』。

  《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類似這種提前從幼兒園『畢業』,或者是在正常上幼兒園期間缺課等現象並不鮮見。每年七八月份,有不少上幼兒園的孩子在中班結束時提前『畢業』,進入各種培訓機構開始為期一年的『幼小銜接』培訓。

  是沈住氣繼續讓自己的孩子無懮無慮地在幼兒園裡唱歌游戲,還是匆匆跟隨『預備小學生』的步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不少家長已經坐不住了。

  幼兒園大班學生『流失』

  對於女兒的幼兒園安排,曾慶說她並非拍腦門決定,而是前輩們的經驗之談。

  曾慶的好朋友鄢紫的女兒今年上小學,也屬於幼兒園的提前『畢業生』。說起提前『畢業』的原因,鄢紫說緣於和幼兒園老師的一次談話。

  『當時,孩子上幼兒園大班的下半學期。老師對我們說,「全班25個孩子,有9個已決定不來上大班了,這些孩子都去上學前班學習小學一年級課程」。』鄢紫說,『聽說這個情況時,我就開始糾結了。』

  鄢紫告訴記者,她當時就打聽了附近孩子的學習情況,最差的也是在上小學一年級前在培訓機構上了兩個月的暑期『幼小銜接』,『但這是兩年前的情況,現在已經大不一樣了。所以,這個孩子的情況對我來說已經沒有參考性了,如今讓孩子參加「幼小銜接」培訓班的風氣有愈演愈烈的感覺,我女兒她們班居然走了一半孩子,這讓我始料未及』。

  可能也意識到了幼兒園大班不被重視,相比小班、中班開學前隆重的家長會以及班主任忙著建家長微信群溝通情況來說,幼兒園的大班似乎『安靜』很多。

  曾慶的另一位朋友顧春鵬則對幼兒園大班的變化深有體會。今年,顧春鵬的兒子昇入大班學習,『但8月底我就感到意外的「輕松」,幼兒園沒有積極地組織家長會,一點兒開學的氛圍都沒有。開學時,我只是提前兩天收到班主任發來的通知短信而已。幼兒園中班有6個班,但昇到大班時只剩4個班了,聽說是因為不少孩子都參加一些培訓機構的「幼小銜接」了。』顧春鵬說,『我兒子剛上幼兒園中班時,就有幾家「幼小銜接」培訓機構的老師給我打電話,建議讓我兒子上一年或半年的「幼小銜接」課程。』

  這樣的情況出現在很多公辦幼兒園。教育部門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內容,一些家長便會讓孩子退園參加各種各樣的『幼小銜接』培訓班。

  北京市一家幼兒園的園長告訴記者:『每到大班時,孩子就會減少。以往會把兩個班合成一個班上課,今年得合3個班纔能湊齊一個班。』

  記者以家長身份諮詢了一家教育機構的『幼小銜接』課程。接待記者的『老師』展示了『幼小銜接』培訓班上、下學期的教材,從漢語拼音、英文字母到單雙數、相鄰數、奇偶數、簡單的加減法,這些內容基本上已經接近小學一年級的課程。這名『老師』告訴記者,孩子上完『幼小銜接』課程後,上小學一年級的課程會『非常輕松』。

  實際上,家長不僅對是否參加培訓機構的『幼小銜接』心存焦慮,還糾結於是否讓孩子參加各種特長培訓。20年前,樂器、舞蹈、美術等被大部分家長認為是個別孩子的『特長』,只有那些在某一方面表現出天賦的孩子,纔會被家長送到專門的培訓班去學習。如今,『特長』變成了必修課,不少家長都要求自己的孩子掌握各種技藝,而且是越多越好。在一些家長的心目中,凡是可能在今後競爭中佔得先機的本領,孩子都必須學會。

  在某個媽媽群裡,一位媽媽說,她的孩子今年三歲多,但她已經給孩子報了體操、思維、畫畫、英語、溜冰五門課。孩子同學的家長還鼓動她一起報名學習騎馬、高爾夫、戲劇等課程。目前,她還在觀望,但顧慮原因僅限於『有年齡要求』。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