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精乾、嚴謹是王健留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領導直言『做王健的領導是幸福的』,工友坦言『王健動手能力強』,是團隊的『定海神針』且『嚴謹到有點苛刻』。

王健是華能上海電力檢修公司的一員,從上班第一天到現在,一乾就是26年。他在汽輪機檢修領域摸爬滾打、刻苦鑽研,從一名普通檢修工一步步成長為高級技師、技術專家。
2016年,華能上海電力檢修公司首次承接西門子超超臨界1000MW火電汽輪機組筒式高壓缸檢修和西門子原裝蒸汽——燃氣發電設備汽輪機島大修。西門子公司以工業汽輪機制造而聞名,並在該領域實行技術壟斷。這兩個項目就一直壟斷在西門子公司手中,因技術保護不給國內檢修企業提供支持,國內也沒有可借鑒的案列,項目難度極大。
『這是我的本職工作』
王健說:『第一次做這個工程的時候廠家表示不放心,就請了西門子的技術人員做了技術支持,一個缺陷工程師來7天,每天6500歐元;一個主管大約每天3500歐元;兩個技師大約每天2500歐元。那會兒一個工程算下來大概在400萬左右。第二次工程,西門子的技術人員對我們報的數據提出了一些調整方案,他們認為我們這樣乾不行,但是我們堅持了自己的意見,按照自己的想法乾了下去,效果很好。之後,西門子認為我們在跟他們競爭,也開始報低價了。』
為了完成任務,王健翻閱大量技術資料,編制合理工期和制定檢修計劃,在筒式高壓缸檢修中,攻克了高壓主汽門與高壓缸連接大螺紋環檢修拆等一系列難題,並主持、制定軸系調整方案,使項目比預期工期提前3天完成,後續啟動一次成功,高壓缸缸效提高了6個百分點;在燃氣輪機檢修中,不僅圓滿完成任務,還設計並實施了徹底解決設備啟動時汽輪機軸系與發電機軸之間的3S離合器嚙合時相鄰5.6號軸瓦的振動問題的方案,確保了機組調峰頻繁啟停的安全性。
『西門子現在找我們公司要合作,想跟我們的檢修結合起來,因為五臺機組的筒式高壓缸的檢修,現在國內就我們一家做過,而且不需要他們的技術支持,以前西門子原裝設備進來的時候,服務期比較長,檢修周期也比較長,基本上要十年到十二年左右纔檢修一次,總包的時候開高價,分包出去就壓低價格』,對於能攻克技術難題,王健充滿了自豪感,但提及獲得的各類獎項及榮譽,他謙遜地表示:『這是我的本職工作。』

『做過了沒有?做好了沒有?』
王健注重傳承,毫無保留地將積累多年的檢修『手藝』傳教給了後輩。王健的徒弟韋曄說:『我當時跟著我師父,師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做過了沒有,做好了沒有」,一開始我並不理解這句話,後來我慢慢地就懂了,「做過」和「做好」是兩個概念。就像你打掃一個房間的衛生一樣,隨便掃掃,是掃過了,但是如果我把窗戶擦一下、家具擦一下、地再拖一下,這纔是做好了。』
在徒弟的眼裡,王健非常嚴謹,不僅對徒弟進行傳、帶、幫,他還善於總結檢修經驗、凝聚成果、組織編寫《大型汽輪機通流部分檢修技術規定》,成為公司公開發布的規范,為系統內隔電場檢修提供指導性作用。他正在主持編寫的西門子筒式高壓缸檢修流程,將成為公司涉足高端前沿業務領域的規范性技術標准。
『對於我們一線的工人來說,只要仔細認真乾事、乾出成績、活出精彩,就有一個燦爛的明天。同時,只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努力工作,會達到自己意想不到的成果』,王健如是說。(中國西藏網圖文/李毛卓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