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800元給貧困家庭買拉腳兒車從冰窟窿裡救出南方游客
王豐熱愛攝影,一生都在追尋著他向往的『決定性瞬間』。然而,在面臨『先救人還是先拍照』的抉擇時,這個善良的記者果斷地選擇了救人。
有一年冬天,王豐在冰凍的江面上拍照。突然,不遠處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他立刻扔下相機飛奔過去,扯下圍巾遞給落水者,趴在冰面上,連拉帶拽將對方拖了上來。當時,落水的是個南方游客,王豐家離江邊不遠,見對方衣服濕透了,救人後還跑回家取來一件羽絨服。這位游客的家屬實在不知道如何感激這份恩情,便掏出一筆錢來,被王豐當場拒絕了:『出手相助是應該的,你給我錢乾啥?』那群南方游客連聲道謝,紛紛誇贊『東北人真好!』
1996年,生活報援救慘遭閹割的11歲男孩小光宇,王豐的搭檔張莉萍清楚地記得,孩子接受手術時,王豐在醫院裡守了整整一夜。後來,小光宇由於家庭貧困,每每吃不上飯便來報社,王豐到食堂給孩子買了20個包子讓他帶回家,為了能讓孩子父親有固定收入,他還掏出3800塊錢,幫他們買了一輛三輪摩托拉腳兒……
1998年,王豐的一次獻血經歷則讓同事高宇紅久久難忘。當年10月,我國的獻血法開始執行,紅十字會到街頭舉辦宣傳活動,當時人們對獻血的認識不足,無償獻血的人很少,看熱鬧的人卻很多。高宇紅回憶說,看到這種情況,王豐撂下相機,擼起袖子帶頭獻血,『那份社會責任感,真是沒得說,在他的帶動下,我也獻血了,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到,我們既是采訪者,也是社會生活的參與者,更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帶病為農民免費拍全家福總念叨還有50戶沒拍完
2005年,王豐申請調入農村報,十餘年間,足跡幾乎遍布龍江,用他自己的話說是『66個縣基本都跑到了』。
2010年冬天,齊齊哈爾市甘南縣數百戶糧農被騙,涉及金額數百萬元,王豐帶著同事9次前往甘南縣農戶家裡和各個行政單位,幫農民追回賣糧款數百萬元。離開甘南縣時,幾十位農民冒著大雪送別,激動地抱著王豐流淚,有人甚至跪在他面前大哭,『你就是我們的恩人啊!』
在農村采訪時,王豐發現有的農戶由於家庭貧困,從來沒拍過一張全家福,這讓他心裡很不是滋味。2014年,他想拍一組專題——為100戶偏遠農村的居民免費拍全家福。為此,他和同事們深入雞西、密山、虎林等地的村屯之中。
當時的農村報總編輯周靜回憶道,王豐背著相機,還花了近萬元,自費購買打印機、塑封機和相框。當時已是寒冬,拍完照片後,他們在鄉鎮郵局的辦公室裡打印,由於室內太冷了,連墨盒都凍上了,王豐就拿著小暖風在那兒吹墨盒……
『那時王豐經常胃疼,總吃藥,我勸他早點回去檢查,他總拖著,說「工作結束後再去醫院」』周靜嘆息道。2014年年末,王豐拍完50多戶家庭後,返回哈爾濱,被檢查出胃癌晚期。
時隔三年,如今躺在病床上的王豐仍惦記著未完成的工作,心中滿是遺憾。『我還有50戶農村家庭的全家福沒拍完呢!』王豐悵然地望向窗外,渴望有朝一日能重新端起相機……(周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