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患癌記者傳奇:被綁進小黑屋挨打 冰窟窿裡救人
2017-09-22 15:29:20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身患癌癥的攝影記者王豐:他用生命的鏡頭拍出勇敢新聞路

  生活報9月22日訊 他身材不高,雖沒有一副鐵肩,卻始終不忘擔起道義;他能量不小,雖沒有一雙妙手,卻用鏡頭記錄下時代表情。他叫王豐,今年58歲,是一名身患癌癥的攝影記者。半個多月來的『兩次尋找』,讓他從一名『記錄者』變成了『受訪者』,也讓更多素不相識的人對他的人生經歷產生好奇。為何省內數百位新聞人踴躍籌款救他?因為他值得欽佩!21日,記者采訪了王豐老師和他的多位同事,為您講述他20餘年新聞采訪背後的傳奇故事……

  一個人能乾五個人的活工作時永遠是一路小跑

  1993年春天, 34歲的王豐放棄了雜志社相對輕閑的工作,進入生活報當起了攝影記者。

  『比起雜志社,我跟報社的氣質更搭,每天忙忙碌碌、風風火火的。』進入報社後,王豐每天早上七點鍾出門采訪,晚上十點坐末班車回家。一位老領導曾當眾稱贊他:『你一個人完成了五個記者的工作量!』

  當年一起在生活報共事的張莉萍曾聽一位前輩說過:『新聞是用腳寫出來的。』在她眼裡,王豐就是用行動實踐這句話的人,『每次一聽說有好的選題,王豐總是兩眼放光,印象中他永遠是一路小跑,急著去采訪。』有時晚上加完班,張莉萍路過暗房,只要發現門沒鎖,就知道,准是王豐在裡面忙著洗照片呢。

  下鄉暗訪被綁進小黑屋還被打得鼻青臉腫

  很多人都稱記者是『無冕之王』,這份職業看起來風光,但只有真正體驗過,纔知道那些風光背後的艱險。

  1994年夏天,松花江沿江區域遭遇洪澇災害,王豐和同事陳偉民前往方正采訪,當時道路被淹,橋梁也被衝毀了,他們只好從通河過江去方正。兩人租了一艘帶動力的小舢板船,行到半路時,船突然出了故障。湍急的江水隨時有掀翻小船的危險,孤立無援之時,王豐纔知道陳偉民不會游泳,他內疚地說:『偉民,沒事兒,我會水,要是出啥事,還有我呢!』

  苦等幾小時後,他們被過往船只搭救脫險,上岸後又被車匪路霸一頓糾纏,半夜11點,終於抵達目的地,他倆成為了方正受災後首批到達現場的記者……1998年抗洪時,王豐也衝在前頭,他和民警一起跳上小船,救援被洪水圍困的群眾,直到400餘人安全撤離,他纔乘最後一只小船離開。

  『當年,要不是王老師推我一把,我可能就被車撞了。』 2010年春天,王豐和張海霞搭檔去巴彥采訪一樁房屋糾紛事件。張海霞回憶說,路過一個鄉鎮時,有人突然猛踩油門衝過來,她當時嚇傻了,幸虧王老師大喊『海霞,快躲開』,還用力推了她一把。後來,一伙人下車圍攻王豐,他的帽子被打掉了,手機也摔了。張海霞上前跟對方理論未果,便跑到附近的鎮政府求援,這纔轉危為安。『我記得,事後王豐老師還叮囑我,「你一個女同志,以後遇到這種事,別往前衝,我在前面跟他們撕巴,你去呼救……」』張海霞哽咽道。

  驚險的采訪經歷,還遠遠不止這些。有一年,青岡的一個村乾部大操大辦斂財被舉報了,王豐和同事聞訊去村裡暗訪,結果被發現了。對方摔壞了王豐的相機,撕掉了他的記者證,還五花大綁把他們關進小黑屋裡毆打。後來報社聯系不上他們,報警後纔將他們解救出來,出來時發現王豐被打得鼻青臉腫……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