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天元』,部署三大攻堅戰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當天,習近平作出的這一鄭重承諾,成為他5年來治國理政不懈的信念與追求。順應人民群眾的願望,是他這盤大棋布局的總依據。
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天元星』,習近平強調必須『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繼續落子,習近平要求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5年來,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三大攻堅戰,著眼之處無不是全局的重點、短板和弱項,每一項都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是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舉措。
要打贏三大攻堅戰,必須找准『主攻點』、牽住『牛鼻子』。回顧習近平歷次重要講話,落子之處已經十分明確。
生態環境問題,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5月26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體學習,強調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並對環境污染綜合治理進行強力部署,提出要以解決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突出問題為重點,全面加強環境污染防治。
解決深度貧困問題是脫貧攻堅硬仗中的硬仗。6月份在山西考察期間,習近平專程前往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調研深度貧困情況,並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貧困之策。他提出8項要求,就是要從8個方面精准發力,攻克堅中之堅,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金融是國之重器,是國民經濟的血脈。7月14日,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提出,要把主動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學防范,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著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著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
與此同時,習近平突出強調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實現結構優化,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昇,使發展更有質量,最終目的還是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