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我能說什麼?我也很無奈啊。』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使用社交軟件時用表情包傳情達意,隨時開啟『一言不合就斗圖』的模式,一些網友還發揮想象力,自己創作表情包,可是狂歡背後,卻有不少法律問題。
『表情包』狂歡:娛樂與侵權的界線呢?
單鴿
此前有網友發現,QQ空間上線了一組紀錄片《二十二》截圖制作的表情包。《二十二》是一部關於在日軍侵華戰爭中中國幸存的『慰安婦』的長篇紀錄片,片中幸存的受害老人被制作成『無語凝噎』『我覺得我很委屈』等表情,用民族傷痛來娛樂,引發了大眾的憤怒。8月21日下午,QQ空間在其官方微博發表致歉聲明,稱QQ空間已將所有配圖下線,並將全面自查,杜絕此類情況再次發生。之後,上海市公安局已對涉案企業和人員作出行政處罰。

2016年12月7日,因『藝龍旅行網』在微博中使用了『葛優躺』等葛優肖像圖片,演員葛優將藝龍網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其立即停止侵犯肖像權的行為,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40餘萬元。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受理了此案。當日,『藝龍旅行網』的微博刊發了道歉聲明。
除了葛優老師,常被做成表情包的還有姚明、張學友、黃子韜和周傑等,人們把他們的表情和卡通形象結合,再加上些臺詞字幕,就做成了表情包。有些名人甚至自己也樂在其中,韓國演員崔成國扮演的角色『金館長』,其哭笑不得的表情是最受歡迎的表情包之一。崔成國在新浪開通微博發的第一條消息,就配上了『金館長』的劇照,並向中國網友打招呼:『金館長就是我,我就是~哈哈哈哈~』人們在樂見『金館長』的自嘲精神的同時,卻忘了『金館長』和葛優老師一樣,是可以追究侵權責任的。
真人表情包真的不能隨心所欲地亂用,否則會面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觸犯法律規定的風險。
表情包侵權糾紛時有發生
《中國青年網民網絡行為報告(2016-2017)》顯示,聊天時使用表情符號,已是青年網民們必不可少的輸入習慣,使用次數最多的表情,總計高達75億多次。
在網友看來,表情包的使用早已經不限定在官方提供的范圍之內了。傅園慧的『我已經使了洪荒之力了』,爾康的招牌動作『伸手咆哮』,黃子韜的『我選擇狗帶』以及漫畫與姚明等名人照片『移花接木』合成的表情包……成為了社交聊天時的熱寵。隨著這股潮流,商家也愛用表情包為自己的產品廣告宣傳。為此,部分『被表情包』的名人選擇用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2015年,滿橙公司制作和發布了《非誠勿擾3》動畫、動態表情及漫畫圖片,並提供了『非3QQ表情安裝包下載』。其中男主角的網絡動畫形象特點與演員葛優的臉部輪廓及面貌特征基本相同。為此葛優起訴滿橙公司侵犯其肖像權。最終,北京市海淀區法院認定滿橙公司的行為侵犯了葛優的人身權利,判令滿橙公司向葛優公開賠禮道歉,同時賠償葛優25萬元。去年末,因『藝龍旅行網』在微博中使用了葛優肖像圖片做配圖宣傳自身業務,葛優對其提出40萬元的索賠。
類似的表情包侵權糾紛時有發生。2016年,據《彭城晚報》報道,一位理工科男生創作了一套徐州話版本的表情包,供網友聊天時免費使用。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當地一位微博資訊博主在一個軟文廣告的博文上使用了其中6張圖片,涉嫌侵犯理工男的知識產權。後來,『工科男』維權成功,『土豪博主』承認侵權,並主動支付500元版權費。
除了媒體報道的因將表情包或圖片用於商業用途而引發的糾紛,在多家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的律師app平臺上,還有普通人因為自己的肖像被朋友在群聊時『玩壞』了,而委托律師進行維權的案例。
如張某訴李某案。二人是同學,在一次同學聚會上,李某負責攝影,留下了不少張某的照片。隨後,李某未經張某同意,將張某的照片制作成微信表情包,有的還配上了低級趣味的文字,在同學群內轉發。隨後,表情包很快流入社會,嚴重影響了張某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使得張某因精神壓力大而被迫就醫。面對張某的指責,李某卻以只是為了博大家一笑,並沒有獲得任何經濟利益,不構成侵犯肖像權為由,拒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