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這5年,上億高技能勞動者助推我國經濟轉型昇級
2017-09-22 08:48:07 來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當前,我國處於新舊經濟動能轉換期,打造中國經濟昇級版,要靠上億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高技能人纔大軍。

  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方面不斷推動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到2016年,我國高技能人纔總量達到4791萬人。

  經濟轉型昇級亟待培養技能人纔

  截至2015年底,全國技能勞動者1.65億,僅佔城鎮就業人員的41%,佔就業人員總量的21.3%。數據代表著我國技能人纔的數量和質量離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需求尚有距離。

  讓人欣慰的是,優秀的技術工人社會地位不斷提昇,發展通道正在打通。

  『收入很體面,上昇有奔頭,技術工人的春天來了。』憑著青島市給高級技師的優惠,濟南鐵路局青島動車段機械師劉波購買一套價值130萬元的房子只花了50萬元。

  獲得中華技能大獎的榮譽後,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維修電工羅昭強被領導詢問是否願意做管理崗位,但他明確表示:『願意當工人。』

  他的理由很實在,企業的首席技能專家最高可以拿到5倍企業年人均工資,年薪高達40萬元。

  讓優秀技術工人憑實力『吃飯』

  近年來,我國高技能人纔考核評價制度進一步健全,成長通道不斷完善。

  『當一個優秀的技術工人很幸福。』胡耀華是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鎮海港埠分公司內燃裝卸機械修理工。他說,除技能職稱晉昇,技術工人還可以參加各種技能競賽拿獎當『大師』。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要求建立突破身份、學歷、資歷限制,讓技能人纔憑能力、實績和貢獻獲得科學評價並得到合理使用的制度。

  同時,我國不斷創新激勵表彰和競賽機制。

  每兩年在全國表彰30名『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300名『全國技術能手』。目前,全國共有2250名高技能人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企業行業廣泛參與的技能人纔評價使用體系,並不斷完善激勵機制,釋放高技能人纔的能量。

  職業培訓助力高技能人纔振興

  培養高技能人纔,解決人纔結構性矛盾最根本、最有效的舉措是廣泛開展職業培訓。

  2010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意見》,明確了對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各項補貼政策。

  此後,人社部指導各地大規模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昇培訓和創業培訓。

  『十二五』時期,全國累計開展政府補貼職業培訓9875萬人次,比『十一五』時期增加2475萬人次。

  目前,我國已經建設594個技能大師工作室;在22個省份開展了兩批試點工作,探索建立『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度,推進互聯網職業培訓。

  技工教育是培養技術工人的主陣地。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技工院校2526所,在校生323萬人,畢業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7%以上。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