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線正在將風積沙、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廢料混合加工成新型的市政環保磚。(央視網記者郭城/攝)
央視網消息(記者郭城)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提出,要在治理沙漠化的過程中更為積極的『用沙』和『治沙』,甚至是將沙漠風積沙作為原材料發展成一系列的『沙產業』,將是我們征服沙漠、利用自然的方向。而今天,『點沙成金』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9月19日,記者參觀了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一家環保磚廠,來自庫布其沙漠的風積沙經過與其它材料合成加工後,已然變成了建設海綿城市過程中最基礎的建築材料——透水磚。
原材料經過混合、破碎、加水攪拌後,經傳送帶送入擠壓成型機,擠出泥條,再由自動切條機、自動切坯機切割成所需尺寸的磚坯,然後經過輸送帶碼上金屬托架,送往乾燥室,由電腦操控的機械手碼上窯車送往隧道窯進行焙燒,出窯後的產品經過卸窯機械人,經自動打包線打包及塑封後入庫……記者在這家陶瓷工廠裡看到,兩條生產流水線正忙著『吞食』沙漠風積沙和工業固體廢物,最後在隧道窯的出口『吐出』新型市政環保磚,把風積沙、煤矸石和粉煤灰等經濟價值幾乎為零的廢料混合加工後『變廢為寶』。
鄂爾多斯市同圓投資控股集團副總經理、庫布其生態工業治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淖門生表示,在荒漠化治理過程中,現在最普遍的做法是通過植樹造林等方法『防沙』『治沙』,而鄂爾多斯市同圓庫布其生態工業治沙項目卻是通過『吞沙』,消耗工業『固體廢物』,變沙漠為資源,變資源為財富,實現生態效益的同時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淖門生介紹,2013年11月,他們委托中材地質工程勘察研究院對庫布其沙漠風積沙礦物質成分進行分析研究。一年後,在經過大量實地調研、考察、分析和論證的基礎上,風積沙制陶配方在實驗室取得了初步成功。在科技與人纔聯盟成員企業興輝陶瓷生產線上,成功利用風積沙生產出完全符合國家標准的『同圓陶瓷』牌地磚並投放市場銷售,走出了一條工業治沙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