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上海最牛釘子戶14年日常:跑法院 處理交通事故
2017-09-15 08:44:47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釘子戶的日常:聽庭審、查資料、處理交通事故

  每當有人來關心動遷的事,老張總愛拿出一摞摞自己搜羅出來的資料,有媒體報道集錦、老式宅基地證明、領導人講話摘要、動遷政策變化原文等。87歲的老岳父看著他那一股子的認真勁兒,氣得直搖頭,『現在說這些有什麼用?沒意思,沒意思』。

  張新國是上海市政建設公司的退休員工,退休10年來,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了在『維權』上。為了讓政府承認他那張已經泛黃的、1951年宅基地證明,他多次跑到檔案局查找檔案,好不容易證實這張由原青浦縣出具的宅基地證明就是現在的松江九亭地區,但還是得不到認可。

  因為權屬及土地使用權等各種爭議,張新國一張宅基地證明沒用,女兒一家3口的安置名額又沒有了。這使得他陷入了一個『維權』的死胡同,不管他找到什麼樣的『證據』,按照政策,就是這樣的結局。

  這些年來,張新國已經不知道往法院跑了多少次。每次在網上查到有拆遷補償相關的案子,他都會去旁聽。除了松江的,他還搭一個多小時地鐵跑到上海市中心黃浦區、靜安區去聽過庭審,積累經驗。

  而自家房子,也從原來農田裡的『豪宅』,變成了滬亭北路正中間的『豪宅』。

  房子實在是越來越差,馬路中間灰塵很大,公交車、小汽車、電瓶車、自行車,每天車流來來往往。雙向四車道的馬路,到了老張家這裡,變成了兩車道,車輛走東邊的道,行人和自行車走西邊的道。遇到修路時,馬路上擱一塊鐵板,車子軋過,轟隆隆地響。

  因為突然有棟房子矗立在馬路中間,這裡常年交通事故不斷。很多交通事故都要張新國配合交警調查。最近一次,一輛出租車半夜撞到了老張家樓下的泥地裡,他還得半夜出門處理事故,『嚇了我一跳,噌的一下就撞上來了』。

  『一直都想搬走,鎮上對我冷處理,我就頂在那裡。』張新國說,自己頂到最後,甚至已經不再糾結補償多少、幾套房子的問題,而是領導乾部的態度問題,『他們態度不好,牛氣得很,那我也不客氣,偏就不搬。』

  釘子戶14年,為啥突然搬走?

  這一次,老張突然決定搬走,這讓親朋好友們都很詫異。『釘子戶了14年,你搬走做啥?給了你幾千萬元了?』很多人打電話來問。

  張新國告訴記者,這次搬走,一個主要原因是——一口氣舒暢了。

  一年多前,『釘子戶』所在的九亭鎮更名為九裡亭街道。陸輝是九裡亭街道動遷辦主任,近年來,他常常沒事就到張家登門拜訪。不談動遷的事,只是聊聊家常,關心老人們吃得可好、住得可好。這讓張新國一家『挺感動的』。

  老張記得,每次陸輝和街道辦副主任徐民強來家裡,聊完天臨走時都要握著老張的手安慰一番,『不簽協議沒關系,關鍵是你們保重好身體』。

  8月21日,陸輝、徐民強兩人與張新國一家進行一次關鍵性的『懇談』,歷時兩個半小時。在前期信任基礎上,張新國相信,這兩個乾部不會騙他,『如果不搬,就要啟動強拆程序,到時可能根據法院判決得兩套房子,還有兩套就沒了。』

  在張新國聽過的數十個動遷糾紛庭審中,沒有一個動遷戶『得便宜』的。此前,隔壁九杜路上一家動遷戶與政府打官司,張新國每場必到,『到法院開庭了四五次,沒用,最後還是拆了』。

  『隔壁鄰居』的敗訴,擊垮了老張心理最後的防線。他禁不住問自己——氣順了,理講不清了,還有必要頂在這裡天天忍受噪音、影響交通嗎?

  『每次看到有司機因為路況不熟悉,在這裡出事故,我心裡也不好受。政府官員既然態度也溫和下來了,那就搬吧。』張新國很快簽了動遷協議。

  盡管他尚不知曉自己那4套房會在什麼地方、長什麼樣,他還要拿著政府給的每年6.5萬元租房費在外租住,盡管他不得不把這處實際居住面積300多平方米的『豪宅』裡的家具送人或者丟棄,但他再也不想住在馬路中間了。(上海9月14日電)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