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楚河』過『漢界』,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面臨著許多新問題,需要迎接許多新挑戰,需要突破許多阻攔公平正義的『楚河』『漢界』。
如何確保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司法應有的定紛止爭、制約公權的功能?習近平強調,『解決這些問題,就要靠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改革,擔當起『過河卒』『當頭炮』的重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從頂層設計入手,對司法體制改革作出整體部署,下出招招相扣、步步緊逼的『連環棋』。
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司法改革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之一,改革司法管理體制,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等成為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舉措。
2014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召開;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會議,習近平強調,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堅持改革方向、問題導向,提出對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的改革舉措;2015年3月,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問題是工作的導向,也是改革的突破口』『要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
系列『連環棋』,按下了司法體制改革的『快進鍵』。
司法責任制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關鍵,『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2015年8月1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乾意見》《關於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乾意見》,針對『審者不判、判者不審』的頑疾對癥下藥,明確要求法官、檢察官要對案件質量『終身負責』。
中央深改組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乾問題的框架意見》,明確提出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等措施的改革路徑。2017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首批367名入額法官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批228名入額檢察官分別完成憲法宣誓儀式,標志著員額制改革在全國法院、檢察院已全面落實。
習近平非常重視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他用『100-1=0』來闡述其中道理,強調一個錯案的負面影響足以摧毀九十九個公正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對此,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對《關於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進行審議。2017年4月18日,中央深改組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乾問題的規定》,明確指出嚴格排除非法證據,事關依法懲罰犯罪、保障人權。
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人民陪審員制度,立案登記制改革,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這些具體舉措,共同托起了司法體制改革的主體框架,全面依法治國進程步步推進。
浙江陳滿案依法撤銷原判、內蒙古呼格吉勒圖案沈冤昭雪……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司法系統依法糾正重大冤假錯案34件,涉及當事人54名。
『良法』與『善治』相輔相成、齊頭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