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店後廚操作更規范衛生
『這個挺好的,安了之後,對我們的要求更高了。後廚的情況都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我們自己的要求也更嚴格了。』趙師傅說,『客人們看到我們後廚的情況,吃的也就放心了,他們滿意,下次還會再來,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這個可能是能規范一些吧,以前發生過一些事,現在有攝像頭了,讓顧客能看到廚房的一些正常操作,乾乾淨淨的,都很清楚。』一家餐廳的經理郭先生說,『簋街這邊是示范區,安裝了這個,對簋街發展有利,人多了我們的生意也好做。』
記者了解到,2017年北京全面推進『陽光餐飲』工程建設,尤其在大型商圈內,連鎖企業在『明廚亮灶』的基礎上,繼續推進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和食品加工操作過程可視化,嚴格規范餐飲業經營行為。目前北京已有10餘個商圈開展『明廚亮灶』工作,8722家餐飲單位已完成『明廚亮灶』改造工程。
市民『點贊』餐飲店透明廚房
『在東直門逛街後,再來這邊吃飯。』記者在簋街遇到正在路上尋找飯店的王小姐。王小姐說,『看想吃啥,然後上網看看評價差不多就能定了。』
當被問到在外吃飯有沒有遇到衛生問題時,王小姐坦言,她曾有過在外邊吃飯後拉肚子的情況。在外面吃飯,衛生問題確實是件令人擔心的事。
王小姐並不知道『明廚亮灶』。聽完記者解釋,她說:『這個好。出去吃飯,口味能嘗出來,衛生卻看不見。大部分飯店看著都很乾淨,誰知道後廚是什麼情況。有了這個屏幕,廚房的情況一目了然,我們消費者也就放心了。』
記者在簋街采訪多名消費者,受訪者均認為『明廚亮灶』是個惠民工程,透明廚房,吃得更放心,消費者拍手稱贊。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明廚亮灶』的范圍和內容都將擴大,不僅要公開後廚,還要公開餐具清洗、食材清洗過程。此外,供貨渠道和資質、從業人員的培訓管理及健康狀況也將實現全公開。處於監管盲區的網絡訂餐也將引入『明廚亮灶』,實施『陽光餐廳』工程。入駐網上訂餐平臺的餐廳,將試點安裝攝像頭,後廚加工過程、食材進貨渠道都可在App上實時查詢。
記者手記
『明廚亮灶』是指餐飲服務單位采用隔斷矮牆、透明玻璃幕牆、視頻顯示、網絡展示等方式,將餐飲食品的加工制作過程公開展現給消費者,主動接受公眾監督。
據媒體報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擬研究出臺『明廚亮灶』工作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對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相關工作的指導。實際上,早在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部署開展『明廚亮灶』工作。截至2015年11月底,各地實施『明廚亮灶』的餐飲服務單位已達到41.90萬戶。
在餐飲業推廣實施『明廚亮灶』,是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餐飲安全監管方面轉變監管理念、完善監管機制、創新監管方式的有益嘗試。
『明廚亮灶』工程的推進,使得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得到有效落實,在透明廚房的環境中,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得到了進一步落實,加工制作行為得到了進一步規范,部分餐飲服務單位後廚髒亂差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與此同時,『明廚亮灶』工作也反映了食品安全監管在法治軌道上不斷創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通過『明廚亮灶』,初步實現了餐飲安全監管由『他律』向『自律』、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同時,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得到了進一步保障。
可以說,『明廚亮灶』工程的推行,是食品安全領域法治建設的一個力證。記者杜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