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起中醫課,急救、性教育課是否更迫切呢
記者:五年級臨近『小昇初』,擔心會被其他學科搶奪嗎?
方劍喬:老實說,這也是我們擔心的問題。安排在五年級的確挺尷尬,孩子們學業壓力比較重。但年齡太小語文水平不夠,我們又怕孩子理解有難度。
按照教育廳的規定,這本小學教材是第一次試水,未來還要謀劃中學教材。
記者:中醫課由什麼老師來教呢?
方劍喬:目前課程主要是由科學老師來教。8月底,我們對這些老師進行了培訓,都是中醫藥大學教授去培訓的。
記者:相對中醫課,急救、性教育課是否更迫切呢?
方劍喬:個人認為,急救知識小學生不合適。因為太小了,遇到需要急救的時候心理素質不一定能對付得了,甚至可能帶來更多問題。可以等到一定年齡後再跟上。性教育不少學校已經有在實施了。可以穿插到不同的場合,形式上不一定要以課本的形式。
中醫算不算是『偽科學』
記者:不少家長對課本的否定,根源是不信任中醫,認為它是『偽科學』,你怎麼看?
方劍喬:一些貶低中醫的人,自己真正研究過中醫了嗎?對一門學科是門外漢,卻跨行貶低,纔是不具科學精神的。
中醫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從業人員參差不齊,也有一些江湖術士引發了一些問題,但不能貶低中醫幾千年下來的成果。為什麼中醫能被186個國家所接受?我10月底要去捷克訪問,計劃在捷克成立浙江中醫中心,派中醫師過去短期工作。我校在葡萄牙舉辦的孔子學院就是講中醫的。你到日本藥店看看,會銷售幾百種中成藥,比中國的藥店還多。這些國家醫學夠發達了吧,為什麼卻『迷信』中醫?
中醫比較深奧,主要看醫生,醫生的好壞對治病效果影響很大。而西醫是把人看作一個『機器』,零件壞了要換或者修,更標准一些。
所以,讓孩子們從小通過這本教材,了解中醫,還是很有必要的。
還有一位小朋友向我提出了犀利問題——有些老板不招相信中醫的人,因為他們覺得信中醫的人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