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來編織你,我的青春
『青春兵荒馬亂,我們潦草地離散……』
杭州師范大學,5年前的那個春天,陳瑩麗哼著林宥嘉的《辛酸》准備畢業時,班主任龔上華老師把她叫到辦公室:
『瑩麗啊,馬上畢業了,同學們有的准備考研,有的准備考公務員,你以後什麼打算?』
『當老師!』她沒有半點猶豫。
陳瑩麗老家所在的樂清屬浙江省溫州市,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重商善賈,就業選擇多……而家境殷實的陳瑩麗為何對做教師情有獨鍾?
照片裡的陳瑩麗,戴著一頂黑色的禮帽,兩個淺淺的酒窩,笑靨如花。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是個典型的『90後』:愛吃零食,愛玩手游,也愛追星;愛漂亮,愛旅行,也愛玩自拍。
這樣活力四射的姑娘,讓人很難想象她能在大山深處獨守青春的寂寞,更難想象她能以頑強的毅力,堅守三尺講臺,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應該是為了夢想吧,當老師是她的夢。』父親對記者喃喃地說——

8月23日,陳瑩麗的父親陳玉臣回憶起女兒眼眶濕潤。新華社記者張鋮攝
『爸爸,爸爸,你看我拿來什麼了?』
小學一年級時,瑩麗一進家門就興奮地滿屋找爸爸,手裡還緊緊地攥著一根小教鞭。
『老師讓我當她的小助手,都把教鞭交給我啦!』『爸爸,當老師的感覺真好啊,我長大以後也要當老師!』小瑩麗臉上那驕傲的模樣,讓陳玉臣至今難忘。
『當老師,自己的人品就是最好的教材。』高中時,恩師項建飛的鼓舞和指引,讓陳瑩麗對做個『好老師』的信念更加篤定。高中畢業後,她毫不猶豫地報考了杭州師范大學思想政治專業。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職業是影響一群人的事業,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要抱著對學生一生負責的態度去做教師的工作。』陳瑩麗的工作筆記,寫滿了她對教師職業價值的思考。
正因為執著於此,畢業後,她半工半讀,連續三年參加教師公開招聘考試,終於在第三年如願考上教師編制,並成為鎮安學校九年級社政課的一名正式老師。

這是8月22日拍攝的陳瑩麗日記本裡的內容,上面寫著『第一個真正意義的教師節,棒!』。新華社記者張鋮攝
校長金峰至今仍記得去年8月那個傍晚接到的電話:『金校長,您好,我是陳瑩麗,今年考到鎮安學校,明早向您報到。』清脆活潑的聲音裡,透著興奮。
家與學校相距60公裡,往返接近4個小時,因為怕她太辛苦,陳玉臣既心疼又擔心:『阿麗啊,等你工作滿一年後,想辦法把你調到近一點的地方。』
『老爸,我不怕苦,如果山裡的老師都調走了,那孩子誰來教呢?!』
金校長也有些擔心。沒想到,她笑瞇瞇地說:『我不會走的,這裡山清水秀,空氣真好。』
『建一個班級學生群,暫時還想不出可以怎麼辦,結果把巧克力當成獎品發,效果還挺不錯。』
『這裡三四月份吃枇杷,五月吃楊梅,六月吃桃子,七月吃西瓜,十月吃桔子,水果多得很……這簡直太棒了!』
日記裡,班主任和『吃貨』的角色不停地互換,小心思中透著姑娘的純真。
『校長校長,班裡有幾個學生很調皮,怎麼說都不聽,怎麼辦啊?』頭幾個月,陳瑩麗一趟趟跑進金峰的辦公室,向老教師『取經』。
『陳老師你要慢慢來啊,改變一個人需要時間,萬萬急不得。』從陳瑩麗一進校,金峰就在觀察這個『90後』教師,發現她身上有股擰勁兒,卻都是發自對學生的愛。
班上有個小男孩是留守兒童,父母離異在外打工,只與爺爺相依為命。小男孩對學習沒有興趣,情緒不穩定,常喊著『不想活了!』陳瑩麗看著心焦,主動找孩子的爺爺溝通,沒想到老人乾脆說:『這孩子無藥可救,你們都不用管他了,愛怎樣就怎樣!』
『爺爺,我當老師的都沒有放棄,您怎麼能放棄啊?』陳瑩麗急得幾乎要哭了出來!
後來,急性子的陳瑩麗也慢了下來,她一次又一次陪這個孩子在操場上散步談心,孩子情緒激動時,她會像母親一樣,把他擁在懷中……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就要愛學生,愛就不能放棄。』這是陳瑩麗這個年輕的鄉村教師對自己事業的認識。
『她是一個當老師的好苗子!只是可惜……』金校長欲語凝噎。
2017年6月26日,距離陳瑩麗去世前的第17天。
這是陳瑩麗最後一次出現在學校。她被家人攙扶著上樓,瘦得脫了形,臉上卻還掛著幸福的笑容。
陳瑩麗來學校只為完成一件事:辦理新教師轉正手續!原本可以請人代勞,但她堅持自己來辦。或許在她心中,成為正式的人民教師無比神聖。

這是8月23日拍攝的陳瑩麗的考核鑒定表。新華社記者張鋮攝
金峰在表格上簽上『同意轉正』四個字,蓋上鎮安學校的校章。手捧轉正表,瑩麗的嘴角輕輕上揚,聲音微弱但堅定:
『校長,下個學期,我還想當班主任。』
『沒有夢想,何必遠方。』直至訣別時刻,這個平凡的姑娘仍沒有放棄用夢想的瓔珞,編織一個不一樣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