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挖掘機,堪稱中國經濟風向標。2017年上半年,『挖掘機指數』很亮眼。『挖掘機指數』是指借助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將一臺臺機械通過機載控制器、傳感器和無線通訊模塊,與一個龐大的網絡連接,每揮動一鏟,都能留下數據痕跡。當一臺臺機械成為屏幕上的跳動亮點時,顯示的就是基礎建設行業最新動態。數據表明,上半年全國挖掘機累計銷量達70821臺,同比增長110.3%,已超2016年全年銷量。
『挖掘機指數』與上市公司半年報裡的行業景氣高度一致。據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在申萬一級行業板塊317家機械設備上市公司中,有291家上市公司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正,佔比高達91.80%。淨利潤超過1億元的有56家,其中超過10億元的有4家,即中國中車、中油資本、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分別以淨利潤36.73億元、35.89億元、11.60億元、11.32億元位居前四位。在這317家機械設備上市公司中,有231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實現增長,佔比高達72.87%。
2017年以來,國內工程機械市場出現快速增長,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平地機、推土機、起重機、叉車等都增長明顯。多家上市公司財報分析指出,上半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6%,快於2016年8.1%的增速水平。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增速較快的,有基礎設施建設、環保、公共設施、管道運輸業等,這些行業投資意願增強。
此外,今年上半年世界經濟保持較為明顯的復蘇態勢,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均高於2016年水平。同時,一批『一帶一路』項目開工建設,提供了行業增長動力。
受到上述因素影響,國際工程機械市場也出現較好增長,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工程機械市場增長20%。受此帶動,上半年中國工程機械出口實現較快增長。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互聯互通是重點領域之一。機械設備行業最先感受到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溫度和熱度。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胡必亮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利好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一大批重大基建項目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後開始加速推進,顯現出積極效果;二是我國在『一帶一路』20多個國家建設的幾十個經貿合作區今年也加快了建設速度,對行業有直接拉動作用;三是今年以來我國企業從『一帶一路』國家拿到了更多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新簽合同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40%,佔到同期全部新簽合同額的近60%,而且合同執行與完成情況也比較好。
值得一提的是,龍頭企業的海外業務佔比都在上昇。以三一重工為例,海外業務佔比達40%。公司深耕『一帶一路』,總體產業布局分布和『一帶一路』區域吻合度高。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趙磊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表示,研究表明,在國際舞臺上,海外業務如果達不到30%,是很難進入世界500強的。過去國內工程裝備企業的海外業務佔比大多不到10%。但是,現在正在逐漸國際化,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海外業務佔比在上昇。
『過去我們「走出去」,是自己走。現在我們緊隨「一帶一路」建設,走得更好。』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詹純新表示。趙磊認為,中聯重科是一個縮影。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系統。產業的上下游,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在結伴成行,設備、服務、管理都成套『走出去』。
『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新增長空間,這不僅是在機械設備行業。今年5月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逾270項成果清單為中國經濟提供著新的機遇。上市公司財報顯示,在建築建材、工程機械、高端裝備、能源資源、交通運輸等多個行業和領域,眾多中國企業正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上市公司作為重要參與力量,正在迎來重大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