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國媽媽真比外國媽媽弱嗎?
英國凱特王妃產子後,僅九個半小時即化妝露面,讓不少中國媽媽直呼不可思議:外國媽媽為何如此強悍?很快,就有人給出了解釋:『中外女性體質不一樣。』
『事實上,古代歐洲人和古代中國人一樣也「坐月子」,而且有著幾乎相同的禁忌。』常春介紹說,只是經過現代醫學的普及,當代歐美人已拋棄了有害的月子禁忌,而中國人還在世代沿襲。
歐美女性『坐月子』的禁忌在英國學者Petrina Brown回顧歐美女性千年生育史的著作中就有記載:『只要條件允許,一生完孩子,婦女就會蓋很多的被子,被角都被塞到了床角,門窗之類都被嚴密堵死,甚至連鑰匙孔都被堵上了……為了防止著涼,她們的手臂甚至鼻子都不能露出來……』
1847年,塞麥爾維斯首次發現了『消毒對產婦的意義』,大大降低了產婦感染產褥熱從而導致死亡的概率,歐洲人『坐月子』的習俗也逐漸被摒棄。
『不同人種之間的確有一些生理學上的差別,但醫學教科書上從來沒有黃種人需要特殊產後護理的說法。』李平認為,同是中國人,演員楊穎產子僅兩天後即出院,8天後就與家人游花市談笑風生。同是黃種人的日本產婦,也沒有『坐月子』的習俗。
還有人說,正因為外國女人不『坐月子』,所以她們衰老得快,老了疾病多。對此,常春表示,目前沒有任何研究證據表明,『坐月子』的習俗跟女性健康長壽呈正相關。恰恰相反,在全世界范圍內,不『坐月子』的歐美國家和日本的女性健康狀況最好,也更加長壽。
『而橫向比較,中國產婦難以做到像外國女性一樣生完孩子很快就下地,並非中外體質差異,而是後天缺乏運動造成的體能差。』李平認為,這並不是因為中國女性嬌氣,而是因為中國女性缺少體育鍛煉的習慣,身體素質較差,所以身體恢復起來也慢。
常春指出了中國媽媽恢復慢的另一個原因:中國嬰兒體積比較大,剖宮產比例高,造成了生產困難,產婦不得不花更多時間恢復。臨床研究顯示,我國嬰兒出生體重控制在3300克左右最佳,但目前,我國多數新生兒體重都在4000克左右,產婦生產難度大大增加。
常春認為,嬰兒『超重』的原因,與准媽媽補養過度,『一人吃兩人份』有直接關系。而在日本等國家,孕婦從懷孕起就要嚴格控制體重增長,嬰兒出生體重一般都能控制在3000克左右。
3.月子病到底是啥病?
『不「坐月子」,別看現在沒事,以後就知道厲害了。』為了防止落下『令人悔恨終生』的月子病,許多產婦最終選擇乖乖按照老一輩的規矩『坐月子』。
許多長輩還經常『現身說法』,讓人心生畏懼:就是因為月子沒『坐』好,所以現在腳後跟疼;就是因為月子沒『坐』好,現在經常頭疼;『坐月子』期間肚子著了涼,現在老了就腸胃不好……
有中醫認為,產婦生產完之後,『全身的骨頭縫都開了』,很容易『招風受涼』而致病。這種理論將晚年的牙疼、胃疼、眼病等等慢性疾病與『坐月子』期間的種種『違禁』行為聯系起來,認為這些疾病無法用一般的醫學方法進行治療。
真有月子病這回事嗎?『月子病是我國民間的一種說法,據說如果月子裡不注意會落下一些病根,具體癥狀包括腰腿痛、關節痛、頭疼、牙痛等,但正規的醫學教科書中根本沒有月子病的概念。』李平表示,甚至一些正規醫院的婦產醫生也認同傳統的『坐月子』習俗,但他們的這種認識也是來自民間的。
那許多人深信不疑的月子病又怎麼解釋?李平說:『生完孩子後女性骨鈣就會流失,加上前一階段的妊娠期關節韌帶松弛、背肌處於持續緊張狀態,產程中體力消耗導致勞累,以及產後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等,都會導致女性出現疼痛癥狀,可以通過產後康復科室進行調養治療,並非外界所說的「治不好的月子病」。』
對於『月子坐不好,老了容易得病』的說法,李平認為,這是因為人們往往把老年女性所得的病都歸罪於『月子沒坐好』,其實同樣的疾病,老年男性也會得。她進一步解釋說,不管如何嚴格地『坐月子』,老了還是可能患各種慢性病,並沒有任何統計學數據顯示『坐月子』和某些疾病有相關性。
『是時候該對傳統的「坐月子」說再見了。』常春認為,現代醫學的進步,讓新生兒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孕婦生產、休養都建立起完整規范的科學護理體系,只要遵守科學常識做好休養,就能降低產後疾病發生率。(記者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