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月子病到底是啥病?醫學教科書中沒有這個概念
2017-09-07 16:54:19 來源:河北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酷暑難耐的三伏天,坐著不動都汗如雨下。然而有的人卻長衣長褲包裹嚴實,空調風扇都禁吹,甚至還蓋上厚厚的棉被。不是她們不怕熱,而是因為在『坐月子』……

  近日,山東淄博一位產婦為『坐好月子』,堅持家裡不開空調和風扇,並身著長衣長褲,蓋著棉被,導致體溫高達40多攝氏度,最終該產婦因中暑不治身亡。

  這並不是孤例。我國每年都有產婦因『捂月子』而喪命,每逢慘劇發生,總會有很多人站出來反對『坐月子』,並列舉『坐月子』的種種弊端。然而,產婦中暑乃至死亡的悲劇卻一再上演,『坐月子』依舊盛行。

  『坐月子』,你是傳統派還是現代派?全面二孩時代,『坐月子』話題再度昇溫。拋開民俗傳統,用科學視角審讀,『坐月子』到底能『坐』出什麼?

  1.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會錯嗎?

  『我大熱天接診過被捂得全身長滿膿?瘡的新生兒。也遇到過夏天穿著冬天的棉睡衣,頭上包著厚枕巾的產婦。隔著口罩,依然能聞到她們身上散發出的難聞的氣味。』

  『作為一名口腔科醫生,一看到二三十歲因為全口牙齦腫痛出血來就診的女性,不用問,十有八九是因為「坐月子」沒刷牙造成的。』

  一方面,不斷有產婦因『坐月子』引發各類疾病;另一方面,仍有眾多產婦在長輩的『監督』下,小心翼翼沿襲著千百年來的傳統習俗。在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和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記者采訪了數十名產婦及其家屬,其中九成產婦都表示會嚴格按照傳統方式『坐月子』。

  傳統『坐月子』有著一整套從行為到飲食的嚴格『規矩』:要絕對保暖,即使夏天也要嚴遮全身;不能出門甚至不能下床,不能吹風;不能沾水,不能刷牙、洗臉、洗頭,更不能洗澡;飲食方面要忌食生冷。近些年,傳統禁忌中又加入了新內容,比如不能看電視、手機等。

  對於『你為什麼會按老方法「坐月子」』這個問題,大多數受訪產婦表示,『不知道不「坐月子」會發生什麼,但老習俗一定有它的道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坐月子』一詞最早見於宋代,而與『坐月子』相關的行為,最早則可追溯至《禮記·內則》,稱為『月內』,是產後必需的儀式行為,旨在恢復『陰陽平衡』。

  古代中醫認為,疾病源於『陰陽失衡』,婦女妊娠時處於『陽性』狀態,但在分娩之後,女性由於失血而變為『陰性』,或者說變得虛弱。為補充『陽氣』,在飲食上,產婦要吃『熱性』食物,通常以肉類為主,且不能進食任何『冷』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在行為習慣上,產婦要『捂月子』,躺在『熱炕』或『熱爐』邊,且衣服要穿得很厚。

  有專家認為,『坐月子』的禁忌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古人擔心『蓐勞』(即產褥熱),感染這種病癥往往是致命的。古人在不了解產褥熱致病機理的情況下,把產褥熱的畏寒、高燒發熱癥狀當做是風吹、著涼引起的感冒,想當然地得出了保暖避寒等預防辦法。

  『「坐月子」習俗的由來還包含著更復雜的社會文化原因。』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盆底康復中心主任李平介紹,古代年輕女子家務繁重、地位低下,只有在剛生下孩子時,纔能得到一些照顧和休息。產婦剛從『鬼門關』闖過來,也樂得享受難得的喘息機會。

  『另一方面,古代生活條件差,缺少科學有效的醫療手段,新生兒和產婦死亡率非常高。產婦不得不用最保守的方法來自保,包括不清洗、不挪動,以免觸動傷口。』李平說。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常春表示:『通常人們會覺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一定是有道理的。然而傳統未必可靠,經驗也未必正確,中暑而亡的山東產婦就是一味照搬傳統陋習,白白失去生命的極端悲劇。』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傳統「坐月子」的很多「坐法」違背科學知識,會對產婦身體造成傷害。』常春介紹,這種傷害可導致產婦免疫力低下、患上多種慢性病等,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常春舉例說:『比如傳統「坐月子」倡導臥床不動,但產婦生產前後血液處於高凝狀態,長期臥床不活動下肢容易形成血栓,這些血栓如果隨血液遷移到心肺等部位會造成生命危險。』

  常春曾在門診接診一位出現昏迷的低鈉血癥產婦。產婦月子裡不吃鹽,擔心影響下奶,結果出現低鈉血癥,經緊急搶救纔轉危為安。

  不能受風、不能洗澡、不能沾水,這是不少產婦『坐月子』期間常聽到的長輩『警告』。『這些老觀念也會對產婦健康產生傷害。』李平解釋說,由於產婦生產過後身體出汗較多、抵抗力較低,裹得過於嚴實,很容易滋生細菌引發感染。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