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巴虧』就該吃嗎?
『辦婚禮都圖個吉利,畢竟一輩子就一次。即便花了冤枉錢,也不想為這個事過多糾纏。』家住西安市世家星城小區的王雲說。
正是因為消費者的『不計較』,纔讓婚宴消費中的『霸王條款』屢屢出現。
『婚宴的包席比一般包席要貴,這也就算了,可品質卻無法保障。』近日,汪女士為兒子在西安市北郊某大型豪華酒樓舉行了婚禮,並支付了6萬多元的費用。婚禮當天,因忙於招呼客人,她顧不上品嘗菜品,可事後賓客們普遍反映酒樓的菜品和服務都不行。熱菜端上來是涼的,肉嚼不爛,湯也不夠熱,剩菜盤子沒人收,服務人員半天叫不來,而且服務態度也不好……這些都讓汪女士尷尬不已。
記者從省消協了解到,目前婚宴消費中存在的『霸王條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除了正常餐飲收費外,酒店還巧立名目,收取服務費、場地費、設備費等不合理費用;二是侵害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強迫消費。如指定婚慶公司、規定預訂桌數、婚禮當日只能加桌不能退桌等;三是規定餐前全款結賬。一般商業慣例是餐後付款,如在餐前付款,消費者就會喪失對酒店的制約權,出現問題想要維權就會很被動。
雖然商家存在一些不合規的做法,但西安市消協接到消費者針對婚宴酒店的投訴並不多。西安市消協一位工作人員說:『首先由於本地適合舉辦婚宴的大酒店都是「搶手貨」,消費者沒有過多的選擇權;其次是一般消費者會認為已經簽訂了合同,就表示自己認可酒店規定的條款,即使覺得不合理,也因不想破壞喜慶氣氛而選擇不投訴。』
公平、公正的消費環境需要全社會共同來維護,婚宴消費也不例外。相關部門應充分履行監管職責,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處理機制。商家也應守法、合規地進行經營。作為消費者要樹立維權意識,對不合理規定說『不』。全社會一起形成合力,纔能鏟除『霸王條款』滋生的土壤,營造一個更加舒心、放心的消費環境。
記者徐穎實習生李小雨陳亞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