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失誤多讀2年研究生
小林原計劃在澳洲待3~4年,讀預科和本科,之後就回國工作。
她想象中的留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就像留學機構自制的手冊配圖裡描繪的那樣——美麗的校園,溫馨的住宿,大氣的圖書室,還有隔三差五的旅行、派對……事實上,背井離鄉的生活是孤獨的。
小林剛開始住在澳洲當地人家裡,三餐由房屋主人提供,但是語言隔閡,共同話題並不多。順利過渡了幾個月,她便和新朋友們合租了一套別墅。『合租一套別墅要比單獨租公寓便宜多了。』小林說。
進入本科學校後,小林發現,自己所在的專業中國人相對比較多,大約佔了十分之一。她大一時最好的朋友,就來自溫州。
『後來,眼看著要畢業了,發生了一件事,讓我不得不繼續讀研究生,多待了兩年。』小林說道。
原來,即將進入大三那年,小林被學校勸退了。她感嘆:實在太冤了!
那一學期,她有一門掛科了,左等右等都沒等來補考通知,後來直接就收到一張勸退通知單。等她找到學校纔知道,原本掛一門課不算很嚴重的事情,但是學校寄了一份通知,請掛科的同學參加聽證會,陳述自己掛科的原因。陰錯陽差,室友把這份通知放在了不起眼的一角,導致她錯失了參加聽證會的機會。學校認為,小林態度有問題,想要勸退她。
得知要被勸退後,小林傻眼了,她第一時間在心裡算了本賬:每年學費約18萬元,房租約6萬元,生活費約6萬元,每年花費30萬元人民幣,父母已經砸下近百萬,如果被勸退,意味著前面的錢都白費了。『出國之後,好像我對錢的概念變強了,時時刻刻在算一筆留學賬。』
經過多方打聽,小林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只要轉學去了金融專業稍微差一點的大學,還是能拿到畢業證。『那是唯一止損的辦法,轉同專業能保留之前的學分。我和爸媽商量,既然轉去稍差的學校,為了讓留學的含金量更高,只有再讀2年研究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