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生活消費
搜 索
游學市場混亂 團組織擊中家長學生『痛點』
2017-09-04 10:31:4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暑期去海外游學,如今已經成為暑假裡一個比天氣還熱的熱門話題。有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海外游學達50萬人次,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2016年,游學行業市場空間已達300億元,且未來5年還有可能保持30%至50%的增速,預計10年後出境游學將成萬億元規模市場。

  但問題是,讓孩子單獨跟著游學機構外出待上幾個星期,到底安不安全?游學幾周,究竟能給學生帶去多大的收獲?游學與普通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式旅游,究竟有哪些不同?

  無論是人生經驗豐富的家長,還是剛上小學、初中、高中的孩子,面對龐大的游學市場,都處於茫然,甚至『任人宰割』的階段。曾有專家分析,普通海外旅游產品毛利率一般在5%~10%左右,而海外游學產品則可以達到30%~50%,旅行社、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留學中介公司,甚至學生就讀的學校,紛紛開始搶灘游學市場。

  瘋狂的游學

  從五一小長假開始,上海奉賢的張女士就開始給兒子物色靠譜的游學活動。『暑假孩子沒什麼事,讓他去國外感受一下。』張女士的兒子今年初二,她告訴記者,兒子的同班同學學中,有不少人去年暑假就已經外出游學過了,『有的孩子,據我所知,基本一個暑假都在外面,先去美國,再去英國、澳洲,幾乎不停。』

  暑期游學,成為一部分經濟條件尚可的家長所能想到的,給孩子最好的暑假活動。一方面,可以讓孩子獨立去國外鍛煉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讓孩子見了世面、了解了國外學校。

  『家長群裡,從寒假討論到暑假,感覺靠譜的游學項目沒幾個。』張女士說,事實總是與美好的想象相悖。她告訴記者,自己有個親戚家的孩子,去年在學校的組織下去英國游學了一圈,但游學回來後,孩子很不滿意。第一,全程都在參觀,幾乎沒有任何與英國學生接觸的機會,所謂游學,『游』的成分比『學』的成分高出很多,『學』只是到英國幾所知名的高等學府參觀一圈,連圖書館都沒去;第二,如果僅從『游』的角度來講,孩子也沒有玩得很開心,『每到一個景點,就是下車拍個照,走人。』

  上海靜安區的羅女士的家庭,算是典型的中產家庭。丈夫是外企高管,羅女士全職在家帶孩子。因為夫妻倆英文比較好,對游學市場頗有研究。

  羅女士介紹,過去半年,她都在研究游學機構,『有學校、培訓機構、旅行社、NGO組織等各種主辦方,大多數項目無論是誰主辦,落到最後都由旅行社來負責承接。』羅女士說,旅行社承接的一個好處是,有基本保障、到了國外有車有地接有保險,但弊端也十分明顯,旅行社做不到『融入海外校園』。

  比如,旅行社可以帶著孩子們去哈佛、耶魯、牛津、劍橋參觀,但無法讓孩子們有機會與當地學生、教師接觸,也無法感受當地學習氛圍。

  今年暑假,羅女士直接在英國一所知名小學的官網上給兒子報名了當地夏校,為期2周,『自己把孩子送過去,孩子上夏校,我就吃吃玩玩逛逛。』但羅女士告訴記者,這種方法比較『累家長』,不懂的家長很難找到出國游學的正確打開方式。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