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調查:求職過程中城鄉背景差異已顯現
2017-09-04 10:31:4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提昇農村背景高校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中的競爭力

  就業問題是關系到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重要問題。在經濟發展進入穩定期、經濟增長速度難以保證較高水平之時,就業數據成為許多國家具有代表性、能夠產生重要市場影響和政策影響的數據,甚至能夠連帶影響經濟增長:在美國,勞工部每月公布的非農數據,成為市場判斷經濟發展水平、預測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參考數據,既是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最為關鍵的參照數據,又是能迅速影響股票、外匯、石油、大宗商品等活躍交易市場的重要因素。

  在我國,由於經濟發展尚處於上昇期,過去對於就業率、就業問題的關注不足,但是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於就業問題的關注愈加強烈,在近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最常關注的與就業相關的兩個數據點是『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和『高校畢業生數』。實際上,由於高等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於最高端的位置,因而高校畢業生是整個教育體系向勞動力市場輸送的最重要產品,是教育與勞動力市場、與整個社會對接的關鍵一環,因此對於高校畢業生相關問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並就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在這樣的背景下,對高校就業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

  筆者的實證研究證實了城市與農村背景畢業生在就業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這種差異不僅來源於由雙方家庭、成長環境決定的社會資本因素,也來源於雙方在後天學習過程中積累的人力資本、在實習和工作找尋過程中的努力程度和經驗積累。同時這種差異在一些層面上體現了農村背景畢業生相對劣勢的地位,比如求職過程中簡歷被用人單位給予面試的機會,在簽約時進入薪酬較高行業的比例,整體的就業率等等,而在另外一些層面上則體現為雙方的差異化選擇,並無絕對的孰優孰劣之分,比如就業地選擇、崗位類型的選擇,同類工作中起薪的高低。

  因此從自身層面來講,農村背景畢業生可以通過學習的努力積累更高的人力資本,通過積極參與實習、努力求職來獲取更多的筆試面試機會,通過對於求職季的規劃規避畢業後待業的風險。

  從學校的層面來講,教育部在《關於做好2017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針對家庭困難、少數民族等各類就業困難群體的具體情況,要開展『個性化輔導』,組織專場招聘活動,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好『求職創業補貼』等政策,實施『精准幫扶』。這種具體有針對性的政策,是解決農村畢業生就業困難的有益嘗試。

  從社會的層面來講,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在畢業生工作找尋階段創造一個更加公平、透明、健康的求職市場,加強對於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的監督機制,使所有畢業生能夠順暢、公平的向勞動力市場展示自己的能力與偏好。實際上,個人及家庭背景的差異,尤其是城鄉背景的差別,依然對大學生的就業公平影響較大。因此在增加社會整體財富水平的基礎上,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是保證高校畢業生整體就業公平的重要渠道。

  而從政策的層面來講,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加強對於用人單位選擇人纔的引導,鼓勵用人單位更多關注畢業生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破除招聘過程中一些與畢業生工作能力無關的限制條件,破除戶籍制度、乾部制度、畢業派遣等傳統體制下的遺留問題給市場化用人單位選擇畢業生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關注畢業生就業中的向大城市、發達地區的過度流動,提昇畢業生在家鄉、在農村地區的就業待遇,為他們創造更好的職業發展環境、發展條件,確立明確的、更具競爭力的政策支持,使就業流動帶來社會分化、地區分化效應得到有效緩解。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