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詞】
沿歷史長河溯流而上,綿亙萬裡的古絲綢之路,留下無數寶貴遺產,賦予後人深刻啟迪。2013年金秋九月,在古絲綢之路經由地哈薩克斯坦,習近平鑒往知來,向世界發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真誠邀約。
【字幕】2013年9月7日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納紮爾巴耶夫大學演講
【同期】習近平
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的張騫肩負和平友好使命,兩次出使中亞,開啟了中國同中亞各國友好交往的大門。
【解說詞】
古絲綢之路見證了『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盛況,迎來漢唐盛世,也推動了地區大發展、大繁榮。
【字幕】2013年9月7日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納紮爾巴耶夫大學演講
【同期】習近平
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解說詞】
南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逐步繁盛,見證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數』的繁華。
【解說詞】
向海而生,向海而興。無論在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主政一方,還是作為國家主席謀劃全局,習近平對海洋的思考從未停止。
【同期】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佔海
從總書記主政地方,到主政全國,他對於海洋就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思想)。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能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這樣一個引導未來發展的重要的倡議。
【解說詞】
2013年10月,在鄭和下西洋曾經到訪過的印尼群島,習近平向世界勾勒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宏偉藍圖。
【字幕】2013年10月3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印尼國會演講
【同期】習近平
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解說詞】
『一帶一路』倡議呱呱墜地!它充滿了生機,代表著創新,在中國夢與世界夢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它將怎樣改變中國?又將給世界什麼樣的驚喜呢?
絲路興,中國興,世界興。『一帶一路』的提出喚醒了繁盛絲路的歷史基因,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同期】意大利前總理羅馬諾·普羅迪
作為一個意大利人,這是歷史的一個記憶。當年的絲綢之路,是從威尼斯到中國,而現在(絲綢之路)又回來了。
【解說詞】
從頂層設計,到願景規劃,到落地生根,習近平親力親為,在國內外多個重要場合親自推動『一帶一路』。
【同期】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
總書記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者,更是這一偉大構想的傳播者和實踐者。
【解說詞】為了更好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央決定成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2014年11月4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一帶一路』規劃、發起建立亞投行和設立絲路基金。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就設在此處,這裡見證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偉大實踐。
【同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我認為是我國相當長時間內對外開放、對外合作的一個頂層設計。中央決定要成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我理解就是為了進一步加強統一領導,統籌謀劃和協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並且及時解決在這個過程當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問題。
【字幕】2016年8月17日中國北京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
【同期】習近平
第一個問題,講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對於我國發展的歷史意義。
【同期】中科院地理資源所『一帶一路』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劉衛東
總書記是站在歷史的高度和全球的視野來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在『8·17』座談會裡面,他講到了,我們要以釘釘子的精神紮實地把『一帶一路』建設推向前進。
【字幕】2015年3月29日中國海南會見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成員
【同期】習近平
『一帶一路』,歷史上它是中國打開封閉之門,向外開放,和睦鄰邦,並且造成了東西方文明的交融,一個歷史上的現象。所以理念的東西就要貫徹,貫徹就要部署要落實,而且落實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同期】外交部長王毅
『一帶一路』倡議之所以能夠眾望所歸,首先是契合了各國求發展、謀合作的共同願望;第二是中國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被廣泛地認同和接受;第三是我們的做法是與各國對接發展戰略,平等互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