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2013年3月14日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解說詞】
2013年3月14日,習近平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解說詞】
新的歷史時期,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正經歷深度調整,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正發生深刻變化,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變得空前緊密。
【解說詞】
世事如棋。置身新的時空坐標,中國外交如何布局?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周邊局勢,中國將如何處理同各方關系,如何維護和延長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解說詞】
開局落子,往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著重要標志性意義。2013年3月18日,中國外交部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進行首次出訪,首站——俄羅斯。
【解說詞】
距離中國國家領導人辦公地中南海6公裡,有一家莫斯科餐廳。悠揚的俄羅斯音樂、其樂融融的親友聚會,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
山水相連、毗鄰而居,中俄關系源遠流長。在中國,有很多承載兩國傳統友誼的歷史印記。
【解說詞】
長期以來,中俄都將對方視為本國外交的優先方向。今天,這兩個主要大國,面對國際格局深刻變遷將如何展開新的互動?新時期兩國元首的首次會晤將傳遞出怎樣的信號?全世界都在屏息觀望。
【解說詞】
俄羅斯馬隊儀仗隊首次在克裡姆林宮列隊歡迎外國元首,國防部和作戰指揮中心首次向一位外國元首敞開大門,中俄兩國最高領導人會談、交流的時間前後長達8小時……周到特殊的接待安排,是一種尊重,更是一種信任,折射出中俄關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解說詞】
此訪期間,雙方共簽署32項合作文件,數額大、期限長,被稱為『世紀合同』。務實合作,深化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內涵,而兩位領導人之間坦誠投契的交流,則進一步明確了中俄關系發展的大方向。
【同期】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院長葉夫根尼·巴紮諾夫
我們都希望生活在多極化的世界,而不是西方控制的世界,這一點促進了我們的多方面合作。
【字幕】2013年3月23日俄羅斯莫斯科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
【解說詞】
2013年3月23日上午,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會議廳座無虛席。正在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在這裡發表演講,創造性地提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理念。
【同期】外交學院院長秦亞青
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一個基本理念就是現實主義,第一個實力最重要,第二個就是利益至上。
【解說詞】
新型國際關系理念超越了美國等西方國家傳統國際關系理論框架,主張摒棄以對立和對抗為出發點的權力制衡,倡導的是以和平與發展為出發點的合作共贏。這是有著悠久歷史與和平傳統的中華民族就『國與國如何相處』作出的重大理論貢獻。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型國際關系理念的提出,為中國處理同包括俄羅斯在內世界各國之間的關系明確了方向。
【解說詞】
2013年秋,習近平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