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最近,一部青春軍旅題材劇《深海利劍》風靡熒幕,我國新一代潛艇官兵英勇無畏的形象隨之深入人心。可鮮為人知的是,在這些戰斗英雄背後,還有一群默默堅守崗位,為潛艇、戰艦等『深海利劍』保駕護航的無名英雄,他們便是我國海軍修船廠的職工。
今年42歲的侯方祥便是這樣一名幕後英雄,作為粵東地區唯一的軍工廠——海軍第4801工廠汕頭修船廠的一名高級技師,從業23年來,他曾多次參與國家重大軍事演習的伴隨保障,完成了上百次臨搶修應急保障任務。今年以來,侯方祥更是先後獲得了『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南粵工匠』等榮譽稱號。
近日,記者專程前往海軍第4801工廠汕頭修船廠,了解這位『深海利劍』守護者身上鮮為人知的故事。

侯方祥是廠內的業務骨乾
常在40℃船艙內連待3小時
采訪當天,身著深藍色工裝的侯方祥正在搶修艦艇的零部件,額頭上沁著豆大的汗珠,順著他黝黑的臉龐不斷往下掉,此時他已在高溫下連續工作了3個多小時。盛夏的正午,船艙內溫度計的刻度顯示在38℃。
『38(攝氏)度算正常,前兩天在廣州試過41.2(攝氏)度的。』侯方祥笑著打趣道。由於船艙內通風不是很好且沒有冷氣,一旦遇到酷暑天氣,侯方祥與工友們常常要在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下工作,在悶熱的船艙內一待就是三四個小時,『出來時衣服都濕透了,甚至能擰出水來』。
艙內溫度高,艙外光照猛。侯方祥指著自己黝黑的皮膚說,可別以為出了船艙就涼快了,由於船艙外也有不少零部件需要搶修,海上無遮擋且陽光經過海水折射後紫外線更強。因此,對於修船廠職工而言,『曬掉一層皮』絕非戲言,黝黑的皮膚成了他們身上一張辨識度極高的標簽。
可就是在如此高溫難耐、烈日暴曬的工作環境下,侯方祥還必須高度集中精神對主機進行檢測和維修。如何克服這些惡劣條件?侯方祥笑著告訴記者,工廠給每個職工都發了一個容量1.25昇的水壺,往往一個上午工作下來就得喝掉好幾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