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海》背後的『天纔』
在員村橫街一棟建築二樓的簡陋兩房一廳裡,23歲的捷麟跟母親生活在一起。他身材高大,嘴裡不時哼著別人聽不懂的聲音,雙手不停地揮舞。一會兒功夫,他憑借手下的鉛筆和紙迅速畫出了一幅幅『亂碼』。一張A4紙在一分鍾左右被畫得滿滿的。他就是活動中《冬之蘊涵》《大海》《春之月》三幅作品的作者,這些畫作獲得了許多網友點贊。
為救父親舉家來到廣州
『他是在「畫日記」,上半部分是日期和天氣,包括公歷、農歷、天氣等,下半部分描述他想象的東西。』捷麟媽媽向記者介紹道,一盒500張的A4紙,三天就能被捷麟涂畫得滿滿的。她有時不得不藏著A4紙,怕孩子畫得太多。
『我們是潮汕人,4年前纔來到廣州。』捷麟媽媽告訴記者,他們一家的經歷非常特別,她原本是一位教師,為了照顧孩子放棄了自己的職業;而孩子的父親在2009年也患上重病,家庭收入來源成為問題。
『捷麟是7歲時纔被確診患上自閉癥的,他當時還不會說話,確診後我們把他放到特殊機構學習,他纔學會說話。後來他一路讀書,直到讀了一年中專後退學,那時他18歲。』捷麟媽媽說,2013年,孩子父親病情加重,他們只能來廣州求醫。
來穗4年畫了3000多幅畫
『我們是幸運的,來到廣州之後我們遇到了很多好心人。』捷麟媽媽說,在四年的時間裡,他們四次搬家,去年4月份,他們終於在中山六院旁找到了這間房子,方便就醫。『一個月的租金不低呀,要2000多元。』她說,在大部分時間裡,孩子的父親都住在醫院,家裡只有她和孩子。
因為捷麟喜歡畫畫,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被介紹到一些培訓機構免費學習。正是這時,他的命運發生了改變。『他一直很喜歡畫畫,但我並沒有發現他有這方面的特長。他的天賦是來廣州之後纔被畫家發現的。有畫家說,他是一個天纔,畫畫的感覺特別像大藝術家。』捷麟媽媽說,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孩子的執著和投入,『他做事很細,很多時候特別投入,有時候一畫就是一個晚上,最多的一晚,他一共畫了48幅畫。』記者了解到,這四年裡,他一共畫了3000多幅畫。
感人經歷讓父親兩次獲救
2015年,某公益機構的老師聽說他的故事之後找到了他,並成功和他簽約,為他每月提供稿費,還開設畫展。如今,他的作品已經多次展出,並且每月也有固定的工資。
近年來,他父親兩次病重,在家中已負債累累之時,正是他救了父親的命。『我們做了兩次籌款,一次10萬元,一次18萬元,都是這家公益機構幫我們籌集。』記者在18萬元的那次籌款鏈接中發現,很大程度上是他的故事感動了好心人。
從『負擔』變成了『驕傲』,這讓捷麟媽媽十分感動。『我是在和他一起去工作室的公交車上知道這件事的,特別感動,謝謝網友們對他的認可。我們也希望有更多人能知道這個群體的故事。』捷麟媽媽說。(文/記者秦松張曉宜圖/記者蘇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