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庭幸福美滿,本可以像大多數人一樣,享受溫馨舒適的生活,卻因為一次偶然的機遇,毅然踏上了救助自閉癥兒童的道路,從此一乾就是13年,成為中國自閉癥救助領域的領軍人物。她就是五彩鹿兒童行為矯正中心的創始人孫夢麟。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自閉癥研究指導中心主任、五彩鹿兒童行為矯正中心創始人孫夢麟。本人供圖
偶遇: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56歲的孫夢麟早年在北京大學進修法律,後來跟隨先生遠赴海外求學,2000年回國後,一直在家相夫教子。2003年,因為兒子的一句話,受過良好教育的孫夢麟開始重新思考人生,希望能夠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於是,40多歲的她開始外出尋找工作,最後選擇在臨終關懷醫院、孤兒院等地做義工。
一次偶然的機會,孫夢麟在醫院舉辦的元旦聚會上首次見到了患有自閉癥的孩子。在場的患兒一共有幾十個,其中有一幕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孫夢麟到現在仍然清晰地記得,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在為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唱著動聽的歌謠,努力地想和孩子互動,可是男孩卻一直面無表情,仿佛聽不到奶奶的呼喚,身為母親的孫夢麟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當時,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楊曉玲教授和遼寧師范大學的孫敦科教授剛好想創辦一所幫助自閉癥患者的中心,他們被孫夢麟的熱情所感染,認為她就是最合適的人選,這讓孫夢麟找到了被人需要的感覺。最終,在兩位教授的啟發和鼓勵下,孫夢麟在2004年成立了五彩鹿兒童行為矯正中心。
鹿,指的是Reindeer,代表著童話。孫夢麟希望童話中的鹿能夠保佑這些身患自閉癥的孩子,讓他們能夠擁有彩色的人生道路,能夠在生命全程中體面地生活下去。

孫夢麟參加『2017中國自閉癥康復教育行業發展狀況報告2』發布會。本人供圖
探索:社會責任是前行的動力
五彩鹿兒童行為矯正中心成立後,孫夢麟在實踐中發現,當時我國尚沒有針對自閉癥的教學體系和治療方法,甚至整個圖書大廈都找不到一本有關自閉癥的書籍。她意識到,要救治自閉癥兒童,光靠愛心是不行的,必須要有科學的方法。於是,她開始到國外去參加國際會議,尋找專家,希望能夠建立科學的體系,並為此耗費了大量的金錢。由此也確立了五彩鹿13年來的定位,即把國外的體系學會,然後本土化。
五彩鹿最初的選址是在官園兒童中心,由於自閉癥患兒無法融入到普通孩子中去,孫夢麟又把中心搬到了面臨著拆遷的永豐航天城,以此作為過渡,花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尋找更為合適的辦學場所。在這兩年裡,她跑遍了全北京的工廠、倉庫、養老院,甚至還走訪了寺廟和監獄,最終選中了位於順義北小營的一所廢棄小學,將其改造成了現在的五彩鹿。後來又在安貞幼兒園和朝陽區殘聯的支持和幫助下,成立了安貞校區和高碑店校區,還在徐州成立了分校。
面對重重阻礙,孫夢麟曾多次想過要放棄,但那麼多家長的期盼和緊緊跟隨自己的團隊讓她無法割捨這份特殊的事業,救助自閉癥兒童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責任,激勵著她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