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進行時一線城市房企業績已現回落
房企整體銷售數據昇溫,多家房企在完成年度過半銷售目標後,紛紛調高全年銷售目標。碧桂園已將全年銷售目標由4000億元上調至5000億元,上調幅度達25%。
富力地產也表示,將全年協議銷售目標提昇至800億元,比此前宣布的銷售目標730億元上調9.59%。龍湖地產也宣布,前七個月已完成1030億元銷售額,距離原定的1100億元目標僅一步之遙,因此將全年銷售目標上調至1500億元,上調幅度達36.36%。
調控政策的效果不斷顯現,上市房企卻紛紛大幅上調全年的銷售目標,新目標真能實現嗎?各家房企銷售數據顯示,調控影響已逐漸顯現,碧桂園、萬科等多家房企的銷售業績已在7月份出現明顯回落。不少房企紛紛表示,對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持謹慎態度,不認為下半年會延續上半年的銷售增速。
張大偉認為,房企之間的分化非常明顯,個別立足核心城市的上市房企的營業收入及利潤率出現『雙下調』,特別是立足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房企,受樓市調控政策的影響更為明顯。
嚴躍進卻認為,房企銷售目標的調整已經反映了調控的因素。另外,調控本身更多是為了穩定房價,如果房產交易持續低迷,不排除部分城市的調控政策會出現松動。
兩極分化資金鏈風險在積累
與往年不同,今年樓市除了要面對不斷加碼的調控政策外,還要面對樓市格局調整新政的接踵而來。自2016年底至今,各地已出臺包括自持地塊、租售同權、共有產權、集體用地等多項新政,促進了租房市場發展。
『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租賃政策的出臺。』嚴躍進表示,後續房企勢必會積極參與租賃市場,這對房企的經營模式勢必產生較大影響。
新政對房企的影響有多大?一位業內人士直言,『政府部門配套辦法並沒有下發,房企自身也沒有具體規劃。未來如何發展還是未知之數。』
『增加現金流和降低融資成本,是對抗市場下行風險的利器。』張大偉認為,各種融資渠道壓力逐漸增加,房企的資金鏈風險在逐漸積累,行業將現兩極分化,在品牌、布局、資源、開發能力等方面具有優勢的房企,可通過兼並收購、買地產股來增加土地儲備,多元化布局。(記者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