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加碼』的樓市調控下,一些開發商為了能繼續『留在牌桌上』,『餓著肚子也要拿地』的心態明顯,一些城市『地王』的樓面價已超過區域房價。《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除了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始終受追捧,部分三四線城市也開始成為土地市場的新亮點。
業內認為,盡管房地產市場已經明顯降溫,但房企因為2016年銷售樂觀,補庫存積極性依然非常高,對熱點城市熱門地塊拼搶依然積極。業內專家建議,房地產企業高價拿地背後風險重重,不僅抬高周邊房價,還將影響人們預期,加大調控壓力,相關部門宜未雨綢繆。

資料圖:樓市。孫叡攝
開發商依然在『搶地』
『地方政府探索抑制地價的方法,而開發商依然在「搶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始終受到開發商追捧。
6月2日,石家莊正定新區迎來2017年第三次公開出讓活動,活動涉及六宗住宅用地,出讓面積323068.03平方米(約484.6畝),國內知名房企碧桂園、保利、萬科和石家莊本土天山、潤江等25家房企參與此次競拍,最終由四家房企以總價42.33億元成功競得,其中樓面價最高達20923元/平方米,為近年石家莊『地王』。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石家莊『地王』為棉三棉四地塊樓面地價8402元/平方米,而去年11月正定新區樓面價僅為2549元/平方米,本次土拍天山地產競得的[2016]008號地樓面價高達20923元/平方米,創下石家莊樓面價新高。
《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發現,為控制地價,防止『地王』湧現,各熱點城市采用『競自持、競配建、競房價』,甚至搖號等方式,以期達到限制地價效果。北京在去年9月底出臺新政嚴控地價,杭州等熱點城市限定土拍溢價率,廣州、佛山、南寧、福州等城市則提出『限地價+競配建』的方式,抑制新『地王』。石家莊正定新區在本次土拍中,也是首次采用『限地價、競配建人纔安置房』規則。
但多種調控措施仍難阻開發商拿地的高漲熱情。如4月底,杭州調整土拍競價規則後『首拍』的五宗地塊觸及『新規』,或須現房銷售,或須自持面積,或須配建保障房。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實施了『限地價、競配建』的土地出讓方式,但熱點城市仍拍出高價地並不意外。
河北省住宅與房地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調控收緊,價格絕對值相對較低的周邊河北區域就成為投資購房的重要戰場,導致市場供需結構緊張,這也是過去一年河北多地房價上漲一倍多的主要原因。此次正定新區成為房企眼中的『唐僧肉』,也主要是基於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的利好及石家莊政府搬遷至正定新區等多重因素。
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等專家認為,土地拍賣熔斷機制有利於抑制激進開發商的非理性拿地,設置最高限價可以避免地價過快上漲。但限地價降不了房價,因為對於房企來講,其實際土地成本並沒有降低,並不能起到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或降房價的作用,反而會進一步推昇未來住房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