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國『科學』號科考船考察卡羅琳海山後返航
2017-08-29 14:50:05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科學』號8月29日電(記者 張旭東)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圓滿完成對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的考察任務,於29日凌晨開始返航。本航次采集到的生物樣品中涉及許多未知新物種。

  此前人類從未探索過這一海山。據航次首席科學家徐奎棟介紹,本航次中,科考船上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共下潛15次,對卡羅琳海山東、南、西、北四側,以及東側海嶺和山頂都進行了精細調查,共采集到深海巨型及大型底棲生物樣品近400個、170多種,涉及許多未知新物種,此外還采集了大量岩石和沈積物樣品等。其中一些生物樣品非常罕見,包括多個高度超出1米的海綿和珊瑚,以及非常難采集到的『深海小飛象』(煙灰蛸屬章魚)等。

  此外,科考隊員還利用溫鹽深儀、垂直拖網和分層拖網等設備完成了22個站位的水文物理、化學和生物生態調查,並取得了水深6000米處的深淵水體樣品。

  科考隊員通過調查發現,卡羅琳海山曾是處於海面以上的島嶼,在板塊運動過程中逐漸下沈成為海山。在海山西側發現,這裡不同於一般海山的高生物量和高生物多樣性特征,僅見極少量生物,這主要是因為海山頻繁滑坡造成生物的生活環境被破壞。在海山東側的海嶺上發現了成片的『珊瑚林』和『海綿場』,這是首次在西太平洋寡營養深海底發現『珊瑚林』和『海綿場』。

  卡羅琳海山位於地球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南側,雅浦海溝東側。這座海山是平頂海山,最高處距離海平面約28米,山頂部是一個橢圓形盆地。此前,科考隊員還對卡羅琳海山西邊的雅浦海山和其西北方向的馬裡亞納海山進行了調查,3座海山相距180公裡至200公裡,都處於地質活躍地帶,是科學界關注的熱點區域。

  徐奎棟說:『通過3個航次的系統調查,可對這3座海山進行深入比較和分析,有助於更為全面地認識熱帶西太平洋海山系統的環境特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科學』號今年的卡羅琳海山航次是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的一部分。

  海山又稱海底山,是指從海底計高度超過1000米,但仍未突出海平面的隆起。典型的海山由死火山形成,且以硬底為主,有些海山形成以有孔蟲砂或珊瑚砂為主的軟底沈積。全球海洋中估計有逾3萬座海山,其中60%以上分布在太平洋。目前人類調查過的海山約300座,僅佔全球海山的1%,而開展過生物調查的海山還不足50座。

  『科學』號科考船總噸位4711噸,2014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在西太平洋和南海開展了多個科考航次,去年在航天數超過300天。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