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科考隊員在『雪龍』號直昇機停機坪合影紀念穿越北極圈。新華社記者郁瓊源攝
新華社『雪龍』號8月19日電(記者郁瓊源)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科考船日前首次完成北冰洋中央航道的穿越。
科考隊歷時14天於16日完成了這次穿越。北極航道主要包括東北航道、西北航道和穿越北極點的中央航道。2012年,在中國第5次北極科學考察中,『雪龍』號首次成功穿越了位於北冰洋俄羅斯沿岸的東北航道。中央航道則穿越北冰洋中央公海海域,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據了解,中國第八次北極科考隊於北京時間8月2日完成在楚科奇海臺的潛標回收後,『雪龍』號開始往西北方向穿越中央航道,進入冰區。
由於冰情許可,在完成7個短期冰站作業後,『雪龍』號於8月10日順利從加拿大海盆區穿越到了馬卡洛夫海盆區,完成了2個海洋定點站位的考察,填補了我國在這片海域的調查空白。
『北極科考的歷史會記住這一天,我們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和見證者』,中國第八次北極科考隊領隊徐韌說,『這次實踐開闢了我國北極科學考察新領域,增進了對北極高緯海域的新認識,同時積累了珍貴的環境數據和航行經驗。』
為了增加科考隊的科研成果,科考隊根據冰情決定啟用《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實施方案》中的中央航道備選航線,並在俄羅斯200海裡專屬經濟區外的北冰洋公海穿越北冰洋,為後續北極科考業務化調查積累一手數據。科考隊沿途克服了能見度差、冰情復雜、高緯海域預報信息無法及時接收、缺乏實際相關海域航行經歷等諸多困難。
『考慮到穿越北冰洋中心區沿途為我國北極科學考察的空白區,我們對後續作業計劃進行調整,增加了在北冰洋中心區的作業時間,壓縮在完成西北航道試航結束後的作業時間。』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副領隊何劍鋒說,傳統的北極科考區域是北冰洋太平洋扇區靠近太平洋的一側,此次冰站作業結束後進入到的北冰洋中心區的大西洋扇區以前從未開展過科學考察。
按計劃,『雪龍』號將從巴芬灣,進入西北航道試航,最後再回到白令海峽,完成首次環北冰洋航行。北極西北航道是由格陵蘭島經加拿大北部北極群島到阿拉斯加北岸的航道,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最短的航道,也是世界上最險峻的航線之一。

中國北極科考隊進入北極圈
北京時間7月31日上午8時50分,『雪龍』號進入北極圈。上午9時,中國第八次北極科考隊隊員身著統一的紅色隊服,在『雪龍』號直昇機停機坪組成『八北』字樣慶祝進入北極圈。>>
我國即將開展第八次北極科考『雪龍』號將首次試航西北航道
記者從中國極地研究中心1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將於7月20日開展第8次北極科學考察,『雪龍』號將首次環北冰洋航行,並將首次試航西北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