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分配制度改革成果:青年科研人員收入普遍提高
2017-08-27 15:04: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青年研究員張舸

  獎勵團隊100萬元,乾勁更足了

  只有37歲,但張舸已是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別看現在的他滿臉笑意、躊躇滿志,剛入所那會兒,卻對自己的事業產生過懷疑:科學家就掙這麼少嗎?更令他費解的是,一個主搞工程的院所,為什麼每年還要發表那麼多論文?

  2016年起,長光所實行分配制度改革,論文、職稱與個人績效脫鉤。『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多勞多得!』目前張舸的團隊承擔著12個項目,項目資金基本在千萬元級以上,除了績效工資,科研人員還可以在成果轉化方面得到不少收入。

  更令張舸驚喜的是,去年,他的團隊在直徑4米碳化硅光學反射鏡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國際上實現了技術的彎道超車,所裡直接獎勵團隊100萬元。『真沒想到力度這麼大!』他坦言,這讓他的團隊凝聚力更強,乾勁兒更足了。

  作為重慶人,張舸也曾動過回家的念頭。這兩年,他憑借自己的能力買了一套150平方米的大房子。『溫馨舒適,有家的感覺,決定紮根長春了。』張舸說,『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在這裡乾有潛力。』

  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初蓓

   35歲以下青年科研人員收入普遍提高

  長光所是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國家財政實行差額撥款,全所工資總額相對固定。『針對這樣的情況,所裡決定將員工收入一分為二進行調整。』長光所人力資源處處長初蓓介紹。

  國家規定的崗位工資,與個人職稱掛鉤的保持不變,重點調整績效工資部分。調整後,績效工資與職稱脫離關系,與科研人員在團隊中承擔的角色、業績掛鉤,大部分人實現多勞多得。

  『我們還調整了考核機制,不少科研人員反饋,有松綁的感覺。』初蓓介紹,過去考核明顯缺失個性化。如今,考核指標下發到每個部門,部門再下發到團隊,團隊可以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再精確劃分。

  比如,擅長寫論文的與擅長搞實業的就可以合理分工。改革後,長光所科研人員在各大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下降了,但影響力不降反昇。『有成果就會出好文章,水到渠成。』初蓓說。

  在成果轉化方面,長光所於2016年專門出臺了相關辦法,明確成果收益的50%—70%歸科研團隊所有,剩餘收益的50%再返還給管理團隊的部門。執行標准高於國家規定,不少科研人員收入大幅提昇。改革後,全所2100名職工中,35歲以下青年人纔的收入普遍提高。

  專業技術人員管理部門負責人張弘

  破格晉昇、資助項目,關注青年人纔

  2016年,東北電力大學從牛津大學引進兩名青年博士後人纔,破格聘為教授。這在吉林引發不少關注。『我們始終把人纔建設當作振興發展的重要支橕。』吉林省人社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張弘表示,省人社廳已賦予13所高校更大職稱評聘權。

  吉林專門制定辦法鼓勵科研人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近年來共認定282名成果轉化貢獻突出人員。其中,4名無職稱人員直接晉昇正高職稱,167人破格晉昇上一級職稱,累計提供資助資金850萬元。科研人員從事成果轉化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調動。

  『留住人更要用好人,青年科研人員是關注重點。』張弘介紹,吉林持續開展留學和博士後優秀人員科研項目資助工作,資助一批與經濟社會發展契合度高、潛力大的科研項目,設立企業博士後工作站38家,推動產學研一體化。

  對事業單位招聘的高層次專業技術等人纔,吉林加大績效工資分配傾斜力度。所需人員經費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管理,人社部門可根據聘用單位實際情況單獨核定增加績效工資總額。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