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述評之八
2017-08-24 15:22:13 來源:新華社  作者:吳晶 胡浩 姜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繼往開來、守正出新——承載偉大夢想的航船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金秋時節,來到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的游客,常有誤入桃花源的錯覺:湛藍的天空下,一望無際的草原『碧毯』與星羅棋布的湖泊交相映襯,美不勝收。

  這裡是黃河源頭的第一縣,也是三江源的核心區。這裡曾擁有大小湖泊4077個,享有『千湖之縣』的美譽。

  上世紀90年代,由於超載過牧等因素,湖泊急劇減少,瑪多百姓『守著源頭沒水喝』,藏族民眾的美麗家園面臨嚴峻挑戰。

  2016年,我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三江源地區設立,探索科學有效的生態保護體制,打造美麗中國的『生態之窗』。牧民們紛紛感嘆:我們的『千湖美景』又回來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種關系子孫後代的戰略思考,對於今日之中國,尤為緊迫、彌足珍貴。

  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僅剩3年多時間,在從『體量優勢』轉向『質量優勢』的過程中,如何既保證發展的速度讓人民滿意,又保證發展的成果為人民共享?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是一道更為艱難的治國理政課題。

  有信念,就不怕山高;有旗幟,就無懼路遠。

  一個總在創造奇跡的國家,不會忘記有過怎樣的出發。

  翻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奮斗史,正是中國共產黨點燃了馬克思主義的火種,照亮了億萬同胞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偉大前程。

  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政黨,不會忘記開啟『長征』時的初心。

  穿越社會主義500年的發展史,正是中國共產黨這個求真務實的行動派,堅持開闢出一種思想理論的新探索、一種制度文明的新形態。

  一個邁向偉大復興的民族,更不會忘記從逆境中走過的路。

  追溯中華民族興衰史,正是中國共產黨把億萬人民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國家和民族的光明未來。

  在為《真實的中國》所作序言中,諾貝爾經濟學家得主科斯曾這樣寫道:『中國的奮斗就是全人類的奮斗。』

  從昨天走向今天,中國把社會主義制度同市場經濟的優勢結合起來,把發展的成果同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走出一條不同於前人、也不同於今人的奮斗之路。

  從歷史走向未來,中國還將把辦好自己的事同世界人民的期盼結合起來,走出一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之路。

  『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5年前,這莊嚴的承諾曾令13億多人心潮澎湃。而今,它所標注的時空坐標既催人奮進,又發人警醒。

  身處『千年未有之變局』,一個人口比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總數還多的國家,怎樣加速推進現代化新征程?

  描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藍圖,一個以增進人民福祉為根本宗旨的政黨,怎樣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美好?

  對標第二個百年目標,一種已被實踐反復驗證的科學理論,怎樣指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走向世界舞臺中央,一個曾以古老文明傲立世界的民族,怎樣向人類全體有所貢獻?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